□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近日,普陀区人民法院以“聚焦感受度,致力精细化,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保障能级和水平”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助力上海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擦亮普陀“人靠谱(普),事办妥(陀)”营商环境名片。会上,普陀法院与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院签订了《强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理论研究的合作共建协议》(下简称“协议”),这也是法院系统与高校首次就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理论研究签订合作协议。
发布会上,普陀法院通报了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同时发布了《2020-2023年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审判白皮书》等5份白皮书及典型案例,并指出将加强理论研究,与相关高校合作,努力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大力开展营商环境相关调查研究,制定“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及“活动方案”并实施项目化推进;秉持“如我在诉”的能动司法理念,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发布《行政非诉执行案件审查情况报告》,助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边界;涉外多元解纷与高质量司法“双管齐下”,与普陀区商务委员会、普陀区外商投资协会签署《涉外商事案件多元解纷框架协议》,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合作强化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治理。
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联合研讨、合作共训等具体措施,为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强化理论和人才支撑。
为响应“数字法院”建设要求,普陀法院还与普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普陀区商务委员会、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共促营商环境优化合作备忘录》,充分发挥各方人才、专业和资源优势,共同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