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如何用科技赋能法律服务,上海有了“顶层设计”。记者昨天从市司法局获悉,《关于推动上海法律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工作方案》已正式印发,共5方面21项工作任务,旨在赋能法律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维护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推进法律科技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应用示范高地,为法律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工作方案》分为4个部分21项举措。在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方面,《工作方案》要求加强政法单位公共数据归集,加快推动政法单位数字底座建设,优化政法单位公共数据目录体系。同时,推进政法单位公共数据共享,畅通公共数据共享通道,强化公共数据集成应用。深化政法单位公共数据开放和开发利用,鼓励法律科技企业、法律服务机构依法申请使用政法单位公共数据,探索开展政法单位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同时,推动法治领域社会数据流通交易,引导法律服务机构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依法开展法治领域社会数据流通交易,支持法律服务机构参与数据合规审查、专业咨询等数商服务。提高法治领域数据质量,建设高质量法治领域数据集,构建面向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法治领域高质量语料数据库。
在深化法律科技应用方面,《工作方案》明确要持续推进政法单位科技应用,推进“数字法院”“数字检察”“智慧监狱”“智慧矫正”建设。要提升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智能化水平,强化行政执法案件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推进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智能化应用。
在提升仲裁、调解工作智能化水平方面,《工作方案》要求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类案推送、法律文书辅助生成等智能化应用,完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一件事”平台功能,开展矛盾纠纷大数据分析。加快公证、司法鉴定行业数字化转型,强化公证、司法鉴定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加强数据汇集分析,对公证、司法鉴定行业业务风险、执业合规性等进行预警提示。加强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构建公共法律服务数据分析模型,提升服务资源配置效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法律咨询服务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强化精准普法。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工作方案》要求支持法律科技企业发展,统筹城市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等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法律科技项目给予支持,鼓励律师以个人身份、适当方式依法投资法律科技企业,支持私募投资基金投资法律科技初创企业,而符合条件的法律科技企业也可按照规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工作方案》希望吸引法律科技企业集聚,同时,本市支持法律服务机构强化法律科技力量支撑,探索引入符合条件的科技人才担任律师事务所特别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