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大货车“吃人”背后的隐患

上海连续3年未发生死亡3人及以上交通事故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1月05日

警方推动2.6万余辆大型货车加装右转盲区监测预警设备 资料图片

□  记者  陈颖婷

致两人死亡的肇事货车GPS监控离线长达31天、撞死儿童的重型货车多处装置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昨天,上海警方通报了近期发生的两起货运车辆亡人交通事故的深度调查情况,揭开了隐藏在事故背后更深层次的安全隐患。

据悉,上海警方从严开展易致祸易致乱交通违法行为查处整治,精细化提升道路交通保障水平,纵深推进交通事故防范工程,加强安全隐患源头治理和重大事故深度调查,不断增强交管科技创新驱动供给能力。去年,上海交通秩序类110警情数逐月稳步下降,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3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交通事故的省级行政区。据第三方机构报告显示,去年上海通勤拥堵指数较上年同期下降6.64%。

调查交通亡人事故相关责任人被查处

近日,上海警方对两起货运车辆亡人交通事故开展了深度调查,依法对未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的企业进行追责,相关责任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3年10月14日中午,黄某驾驶重型半挂牵引车沿高速公路G1503内圈由东向西行驶至约79公里处,突然失控进入外圈,先后与由西向东行驶的一辆小型轿车及另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发生相撞,造成轿车内2人当场死亡。

在排除涉事驾驶人酒驾、毒驾后,奉贤公安交警部门经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查实该起事故是肇事车辆未定期进行检验、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导致。经进一步深度调查发现,该肇事车辆挂靠的上海某物流有限公司对该车的GPS监控已离线31天,对该车也无内部监管痕迹,存在“挂而不管”的问题,而且企业车辆和驾驶员的台账缺失存在弄虚作假情况。

目前,肇事驾驶人黄某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肇事车辆所属企业负责人孙某、安全员高某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企业被责令停产停业1个月并处罚款1万元。

而就在此前,2023年10月2日中午,杨某驾驶重型货车沿奉柘公路由东向西行驶至南海公路路口右转弯时,与东向西行驶的一辆电动自行车相撞,造成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受伤,电动自行车上搭载的儿童受伤后经医院救治无效死亡。

奉贤公安交警部门对该起事故进行了深度调查认定,除肇事货车在右转过程中未落实“右转必停”要求外,该车辆右前轮制动导管漏气、左前转向灯无效、后部反光标志缺失、后部防撞护栏缺失,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该车所属企业同样未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存在安全教育培训台账不规范、驾驶人机动车信息更新不及时、车辆定位监管无台账等问题。

目前,肇事驾驶人杨某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肇事车辆所属企业负责人刘某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企业被责令停产停业1个月。

2023年以来,奉贤公安交警部门以辖区群众出行较多的外环高速、城乡道路中违法多发路段为重点,抓住道路交通安全规律特点,持续强化源头管理、路面管控、部门协作、宣传警示等措施,全力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全区事故亡人数较2021年同比下降15.5%,有力确保了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清除隐患,2.6万余辆大货车加装右转盲区监测预警设备

据了解,上海警方围绕“人、车、路、企业、时段”五大维度,滚动、循环推进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和企业交通安全监管,实现了全年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伤人数“双下降”。2023年内本市共完成高风险临水隐患道路治理1000余处,加装“路口哨兵”900余套,推动2.6万余辆大型货车加装右转盲区监测预警设备,长途客车、旅游客车乘客未系安全带报警装置安装率达100%。

为加强源头治理,公安交警部门综合运用上门检查、宣传教育、曝光警示、约谈提示、行政处罚、路检路查、联合惩戒等措施,推动运输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2023年以来,警方逐一推动重点运输企业进行面签备案,实时更新企业、车辆、驾驶人信息,依托相关数据模型对企业风险等级进行评定、监测,累计督促4000余家存在问题隐患的企业及时整改。

同时,对51起涉企业道路交通亡人事故(重点运输车辆主责以上)开展深度调查,对4名负有重大责任的企业责任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37家企业处以行政罚款。

据统计,去年申城交通秩序类110警情数逐月稳步下降,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3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交通事故的省级行政区。

治理130余处交通拥堵点,优化700余个路口的交通信号

据第三方机构报告显示,去年上海通勤拥堵指数较上年同期下降6.64%。面对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与有限的道路资源之间的矛盾,上海警方以精细化管理措施推动道路交通“有机更新”。2023年,警方会同市交通委治理130余处交通拥堵点,科学优化700余个路口的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切实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并结合市民实际需求新增道路停车场32处,新增泊位数约650个。

例如,警方对沪闵高架龙漕路上匝道附近进行了综合治理。这个位置车流量大,上下匝道又有车流交织冲突,经过前期详细的调研和动画仿真推演,警方调整了沪闵高架转内环的长实线,增加了匝道上的蓄车空间,并优化了车道提示牌让驾驶员更加明确车道指引,同时增加警力加强高峰时间“上下联动”管理。措施实施后,沪闵高架东侧主线(柳州路至漕宝路)及龙漕东上匝道工作日早高峰平均通行流量较改造前提升了约10%,平峰时段平均车速也提升了15%。

记者了解到,2024年上海警方将持续加强对道路交通堵点治理,今年将完成不少于100处道路拥堵点改造,推广“微光复合电警”“无光电警”,努力消除补光灯对驾驶员的影响。

打击违法,查处5800余起各类“隐性交通违法”

上海警方持续开展“砺剑”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各类易致乱易致祸交通违法行为,坚持“严”的基调持续加强交通执法管理,严查严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非机动车乱骑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大力整治“斗气车”“飙车炸街”“暴骑团”等现象,营造尊法守法文明交通氛围。

近期,为维护岁末年初道路通行秩序,警方依托大数据分析研判,部署开展交通违法精准查缉整治行动,重点聚焦未年检大型车辆、涉嫌疲劳驾驶“两客一危一货”车辆和逾期未报废、已注销但仍上路行驶货车,实现对“隐性违法”的精准打击,目前已查处5800余起各类“隐性交通违法”。同时,根据数据分析,警方还梳理出69处大型货运车重点场站、企业以及170处大型货运车违法高发点位,针对性布警强化现场执法检查。此外,警方还协同交通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整治,积极查处网约车驾驶员疲劳驾驶等可能危及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