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惊现假冒“好时”巧克力

奉贤检察机关反向移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1月08日

“好时”是知名的巧克力品牌,线上线下有多家门店售卖。近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贤知卫”团队办理了一起假冒“好时”巧克力的案件,其中2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处刑罚,还有2名从犯被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为了打破“不刑不罚”僵局,“贤知卫”团队反向移送行政处罚线索,及时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全方位维护了司法公正公信。

□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吕亚南

假冒“好时”巧克力流入市场

刘某是A公司实际经营人,与“好时”中国公司签有商标设计使用授权协议,在经“好时”公司审核后可以生产带有品牌商标的包装,但应当从指定生产商、经销商处进购巧克力进行销售,刘某并没有生产好时巧克力的授权,也没有分授权给第三方的权利。

然而,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刘某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在没有“好时”公司生产授权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方汤某经营的B公司擅自生产假冒“好时”品牌15克排块巧克力,将假冒的“好时”裸巧克力发往位于奉贤区自己公司的仓库,并安排公司员工张某进行塑封包装,刘某的前妻钟某也偶尔来帮忙。

据悉,正品好时巧克力约66元/公斤,刘某则以42元/公斤的价格通过线上线下平台,低价销售给广州、扬州等地客户进行牟利。

司法机关合力守护商标权

“好时”公司在例行检查时,发现刘某在电商平台销售假冒好时巧克力,遂案发。

2023年1月5日,公安机关搜查刘某位于奉贤区的仓库,查封、扣押假冒“好时”品牌巧克力、标识、喷码机、封口机等涉案物品。经查,刘某向汤某支付生产假冒“好时”品牌巧克力货款共计27万余元,被查扣的假冒“好时”品牌巧克力价值1万余元。经检测,被告人刘某、汤某生产的假冒“好时”品牌巧克力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虽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但刘某、汤某等人的行为侵犯了“好时”公司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属于侵犯注册商标权的行为,同时,A公司员工张某称:“在仓库包装食品的操作是不符合规范的”,存在极大食品安全隐患。

2023年9月25日,奉贤区检察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对被告人刘某、汤某提起公诉。10月27日,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刘某、汤某有期徒刑3年,宣告缓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钟某、张某因具有从犯、自首等情节,奉贤区检察院决定对钟某、张某相对不起诉。

【行刑衔接】

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不起诉”不等于“不处罚”。2023年7月,最高检制发《关于推进行刑双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  构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制度的意见》,部署推进行刑双向衔接工作,解决被不起诉人“不刑不罚”问题。

因此,为推动形成更大的执法司法合力,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奉贤检察院立足行刑衔接视角,向行政机关适度延伸侦监协作机制,既为侦监协作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注入动力,破解当前行政犯案件办理、监督治理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又能统筹检察精准高效监督和保障行政执法规范有序之间的关系,更好推动行政执法权和刑事司法权良性互动、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奉贤区检察院在今年8月聚焦知识产权领域开展先行探索,目前已向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或者跨区域反向移送行政处罚案件7件12人,取得良好效果。

针对此案,奉贤检察院将钟某、张某二人的犯罪线索移送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对其二人进行行政处罚。10月31日,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钟某罚款2万元、张某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