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50余次信访,一场检察听证让他豁然开朗

检察听证解“法结”化“心结”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1月09日

杨浦检察院上门开展简易公开听证,为困难群体送去温暖 杨浦检察院 供图

□记者  夏  天

“十几年了,我的心终于敞亮了。”难掩激动的老高擦了一下眼角,提笔利索地签下了息诉罢访承诺书。“这么多公正中立的‘明白人’坐下来听我讲,给我摆事实、举证据、讲法理,将我心里的障碍一扫而空。”缠绕老高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这是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检察听证”工作法的生动缩影。2020年以来,该院共开展各类案件检察听证484次,听证后纠纷化解率达95%,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汲取新时代“枫桥经验”精髓,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实现检察办案、矛盾化解、社会治理融合推进。

解心结:多方合力化解经年积案

2003年10月24日,老高因涉嫌非法拘禁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经审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此后十余年,“意难平”的老高以被公安机关错误拘留20余天为由,持续要求国家赔偿,不断向四级检察机关信访50余次,要求进行监督。

15年信访路,年复一年的奔波,把老高从中年熬到了老年,60岁出头的他比同龄人苍老许多。他的每一次上访,各级检察机关都高度重视,认真接待,始终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内维护他的权益,家人一直劝他“别去了”,但“心结难解”的老高仍难以理解。

院领导主持公开听证“打头阵”,以上率下带头化解疑难、复杂信访矛盾是杨浦检察院一以贯之的工作机制。当把老高信访案件情况上报后,杨浦检察院检察长主动包案这起最难啃的“骨头案”。他仔细审阅案卷,全面掌握案情,确认原案办理结果无误后,又调阅相关信访件及来访记录,详细梳理老高历史信访诉求及处置情况。“可能你对法律理解有些偏差,你只是被刑事拘留过,因为情节轻微,我们检察机关始终认定你是不构成犯罪的,所以你并没有犯罪记录,无论是对你之前的再就业还是孩子今后的发展都没有影响。”检察长耐心释法说理。心理咨询师和人民调解员也都与老高“唠家常”“讲道理”,用各自的专业方式疏导安抚老高情绪。

在该案公开听证会上,老高充分陈述申诉理由及意见主张后,原案承办检察官和侦查人员分别阐述了原案事实以及做出决定的理由,再由三位听证员就事实证据、法律适用问题逐一提问。各方充分表达后,经听证员们闭门评议,当场公布评议结果,一致认为原检察机关处理决定正确,并建议检察机关结合老高家庭困难情况,予以适当补助。

“这么多公正中立的‘明白人’坐下来听我讲,给我摆事实、举证据、讲法理,将我心里的障碍一扫而空。”缠绕老高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目前,杨浦检察院已聘任38位法律专业型、社会工作型和技术专家型专业人士为听证员,涵盖金融、教育、心理、医疗、建筑等多行业、多领域,健全听证员“进、出、管、训、用、评”等管理机制,促进检察官更加客观、准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依法公正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

“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背后有情有义。”杨浦检察院强化释法说理自觉,把检察文书说理工作要求落实在办案一线,制定《在国家赔偿案件中加强检察官释法工作规定》等机制,以阐明事实清晰、释明法理准确、讲明情理生动、表达规范通俗为标准,强化文书说理功能,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原案办理环节。

扶弱势:简易听证,为被骗困难母女送去温暖

王雨(化名)患有精神障碍,病情虽有控制,但并未上班,生活来源就靠残疾补贴。几年前她通过网络结识了恋人——比她小20岁的李某某,被其以各种理由借钱。王雨通过网络借贷借款2万余元转给李某某,然而李某某仍不罢手。王雨只好向母亲田女士借钱。田女士发现不对,向李某某要钱,却被其拉黑,遂报警。到案后,李某某供述称,自己因沉迷赌博输掉很多钱,所以对王雨实施了诈骗。

王雨和田女士的生活陷入困境。走投无路的田女士来到了接待窗口申诉。杨浦检察院决定尽快召开简易听证,同时,由于被害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依职权对其开展司法救助。

“考虑到被害人身体情况,加之其母亲年迈不便,我们决定上门开展简易公开听证。”承办检察官称,“我们邀请了第三方听证员和心理咨询师一同上门服务,并就案情和司法救助情况与听证员充分沟通,就疏导方案与心理咨询师充分沟通,希望能给田女士提供更好地服务。”

听证会开始后,田女士陈述了申请理由和希望李某某尽所能还款的申诉要求,检察官告知田女士一定会依法督促李某某尽快还钱,并通过多方释法说理和心理疏导,排解田女士的忧虑。临走时,田女士激动地握住了检察官的手表达感谢。

秉持“温暖控申”的理念,针对当事人年老体弱、身患疾病、行动不方便的当事人,以及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引发的控告申诉案件,杨浦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职,院领导和检察官带案下访,开展上门听证,及时就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同时,在听证过程中发现信访人家庭生活确有困难,杨浦检察院将及时启动司法救助,将检察听证与综合救助相结合,对可能符合社会救助情形的,加强与政府民政、属地街道办和社区等相关部门联动,及时对困难群众开展社会救助。

化积怨:共“调”邻里和谐乐章

“如今我们邻里和谐、互相关照。”钱某某称。

由于老旧小区隔音差,钱某某和于某某夫妇多次因噪声问题产生纠纷。双方终因冲动引发肢体冲突,双方不同程度受伤。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该案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案情不复杂,一诉了之固然简单,但并不能真正化解矛盾,双方仍有再次发生冲突的可能。”检察机关考虑到本案案发起因系邻里矛盾,如何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有效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是办理本案的重要任务。

“案件办理时,恰逢本院与区司法局建立赔偿保证金提存公证制度、检调对接工作机制不久。”承办检察官介绍,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一方面会同人民调解员听取双方诉求、疏导双方情绪,进行释法说理,力求解开双方“心结”。事后三人均递交悔过书,作出深刻检讨,并承诺尽量避免产生噪声、互相包容理解。另一方面,检察院通过区公证处将犯罪嫌疑人赔偿款进行公证提存。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三人在《人民调解协议书》上签字,握手言和,杨浦检察院也通知区公证处将相关赔偿款划转至相关银行账户。

在对本案进行拟不起诉公开听证时,人民监督员、听证员一致认为检察机关对本案犯罪嫌疑人作相对不起诉处理,有助于修复邻里关系,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同意检察机关的处理意见。最终杨浦检察院依法对钱某某、于某某、黄某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案件当事人向检察院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在案件办理中,杨浦检察院积极搭建以人民调解员为依托的“检察院—司法局”一站式多元涉检信访平台,坚持人民至上,建立调解、信访、诉讼等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机制,以检察听证与人民调解的有机融合促信访人事心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