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夏天
本报讯“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会觉得很遗憾。”作家陈丹燕在《上海的弄堂》开篇这样写道。昨天,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出品的《弄堂里的故事》第三季发布活动在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今潮八弄有戏堂剧场举行。作品通过“检察文化+海派文化”的表达形式,结合“净网行动”,聚焦打击整治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讲述了弄堂里发生的故事,同时多维展示上海风土人情。
据介绍,《弄堂里的故事》是由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市检察院融媒体中心联合策划,以网络法治为主题的普法系列短剧。故事改编自真实案件、社会热点事件,讲述了在独具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弄堂内,同一个屋檐下邻里间发生的有趣故事。2021年、2022年,该系列分别围绕全民反诈和打击防范养老诈骗等主题,先后拍摄制作并发布了第一季和第二季作品。在第七届全国检察“三微”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中,该系列获评微视频“十佳作品奖”并位居第一。
此次发布的第三季作品,结合“净网行动”,聚焦打击整治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讲述了弄堂里发生的故事,生动体现网络不是“法律盲区”“法外之地”,引导网民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共创清朗网络空间,将于近期在上海检察官方网络新媒体平台播出。
市检察院政治部宣传处负责人表示,弄堂是上海的城市记忆,是海派文化的代表之一,通过“检察文化+海派文化”这样的表达形式,在进一步提升市民法治意识、凝聚法治共识的同时,也努力以检察宣传文化工作的切片,来多维展示上海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