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土木人“白嫖”钢板38.5万元

多名被害人被骗,3人因涉嫌诈骗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1月16日

□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王鹏远

“行!我这就把货送过来!”撂下电话,干租赁钢板生意的郭先生暗自窃喜又“成了一单”,殊不知自己正一步步陷入不法分子设下的诈骗陷阱中……近日,浦东警方成功破获一起涉及多名被害人的团伙诈骗案件。

本报讯“他在骗我!他根本不是工地上的人!”2023年12月7日上午,浦东公安分局临港新城派出所接到钢板商郭先生报案,称自己将工地用钢板租赁给“包工头”杨某后多次讨要未果。接到报案后,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公安处立即开展全方位调查工作。

在对被害人郭先生的询问中,民警了解到杨某以工地“包工头”的名义于2023年11月与郭先生定下租赁钢板的口头协议,郭先生将47块钢板以每块每日2元的价格分三次租赁给杨某用于工地铺路。奇怪的是,杨某三次都称工地正在施工,车辆难以进入,要求将钢板卸货至工地路口。待租赁到期需返还钢板、支付费用时,杨某却一直拖欠并以各种理由进行搪塞。郭先生意识到不对劲,前往工地核实,这才得知杨某早已从原工地离职。

民警迅速出击,于2023年12月7日下午在航头镇一宾馆内将嫌疑人杨某抓获。从杨某的手机账单与微信记录中,民警发现不止一个钢板商被骗,几十笔相关收支记录中涉案金额累计达38.5万余元。此外,与其联系紧密、有较大转账记录的还有一个微信昵称名叫“乔”的人。

到案后,杨某交代自己因为缺钱,就想到了冒充之前“包工头”的身份向行内钢板商租赁钢板并转卖出去。土木圈内为图方便,出租商向工地供应货品经常不立书面合同,仅仅定下口头协议,而杨某正是利用这一漏洞“钻了空子”来实施诈骗。根据杨某的供述,民警当日将另两名嫌疑人全部传唤到案。

据三人交代,为了让“骗局”更真,杨某拉拢原先的工地司机蒋某和与自己有合作往来的混凝土推销商乔某入伙。每当有些钢板商见租期已到却没见归还、提出要报案时,就由团伙中的另一人出面,谎称工程延后,租赁要延期。这样一来,钢板商就陷进了他们精心设计的思维误区:“工人们”都在,那工程就在,钢板也铁定丢不了。

目前,犯罪嫌疑人杨某等3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调查及追赃挽损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