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推门听庭”听到了什么?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1月19日

□陈  满

长期以来,如何加强人大对法院工作的监督始终是一个热点和难点。“两会”前夕,2023年度市、区人大监察司法工作例会如期召开。闵行区人大将代表旁听月活动作为年度特色亮点工作做了交流。

为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牢固树立人民法院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大力促进公正司法,闵行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10月7日至11月7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推门听庭”人大代表旁听月活动。

活动得到了闵行区人大监察司法委以及闵行区各街镇人大工委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响应。活动期间,有市、区、街镇三级人大代表共计152名参与旁听,反响热烈。

代表自主“推”门听案件

在本次“推门听庭”人大代表旁听月活动中,闵行区人民法院在保留原有的“法院邀请,代表参与”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开程度,主动跨前,向人大代表提供案件排期表,请代表随机择案,自主“推”门。

人大代表们从2403件已排期的公开庭审案件中选择了138起进行旁听,其中具有典型性、社会影响力、含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与社会关注案件50件,案件涵盖民事案件中的相邻关系、房屋买卖、租赁、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类型以及商事案件中的买卖合同、股权转让等类型,起到了较为良好的司法监督效果。

为充分发挥庭审旁听的普法教育意义,本次旁听月活动增加了“代表庭后提问,法官现场答疑”环节,畅通沟通渠道,建立面对面问答机制。

在一起浦江人民法庭审理的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旁听活动中,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胡婉莉与代表们面对面交流,为代表们释明案件中所涉争议问题的法律依据,详细对比了庭审方式改革后,该类案件审理思路的变化。

把旁听案件主动权交给代表

人大代表吕莹在旁听了一起七宝人民法庭审理的民间借贷案件庭后答疑后表示:“今天的旁听让我们看到法官是如何主持引导原被告依法依规表达诉求。如何促成当庭调解做到案结事了。案件中涉及到的民间借贷纠纷与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次很好的普法教育活动,希望更多人民群众能参与到庭审旁听中,让更多的老百姓知法、懂法、用法、守法。”

“与以往相比,本次‘推门旁听’活动实现了三个方面的新突破:一是第一次以‘推门听庭’的方式,把旁听案件的主动权、选择权完全交给人大代表,切实体现了人大代表监督法院工作的主体地位;二是第一次以月度为单位,大规模地开展旁听活动:三是实现了以区人大代表为主体,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联动开展旁听,拓展了参与代表的范围。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今后还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闵行区人大法制委、监察司法委副主任委员唐骏评价道。

旁听后共征集意见建议31条

推门听庭,不仅要让代表听,也要听代表说。代表旁听月活动作为本当年度闵行区人民法院重要工作项目之一,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经多次专题例会研讨,组建了人大代表联络小组,委托闵行区人大监察司法委向代表征集意见建议。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参与案件旁听”

“希望今后可以有‘精品案件’推荐+‘普通案件’自主选择的案件选择模式,可以领略不同专业领域的法官的风采。”

“希望能有机会亲自参与模拟庭审。”

“希望庭后答疑能扩展为一场特别的普法课堂,开到社区去。”

……

旁听活动结束后,在闵行区人大监察司法委的积极协助下,共征集意见建议31条,闵行区人民法院人大联络小组成员就意见建议做一一回复,针对代表的意见,联络相关庭室积极整改,及时反馈,真正行至效司法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代表旁听月活动有哪些新期待?不少代表希望“推门旁听”活动能够扩大规模,持续下去,并且案件种类能够更加丰富。还有些代表提出,希望进一步优化代表旁听庭审模式,制定更翔实、更细致的“推门旁听”工作方案,使案件信息更全面,排期信息变更更及时,进一步提高代表参与体验感。(来源:“上海闵行法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