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短视频上了热搜,不同身份的主播演示了各种“恢复视力”方法,它们都有用吗?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视频都是伪科普。更糟糕的是,这些严重误导公众的内容之所以在互联网“横行霸道”,与平台的纵容和助力不无关系。
近视无法逆转
从视频看,宣称能将高度近视变成低度近视的视频大致能分为两类:一类是博主演示“恢复视力方法”:有的博主表示,可以通过穴位按摩,“逆转”近视;有的则转动眼球并配合远近距离交替聚焦,称能治疗近视。另一类则是各种视力训练视频,博主称,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就能降低近视度数。
似乎为了证明这些“恢复方法”的权威,从博主的介绍看,它们都大有来头:有的是“飞行员视力恢复训练”,有的来自某日本医疗机构,还有的称演示者是“武医掌门”。但从公开信息看,没有资料能证明这些说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通过公众号“科学辟谣”指出,网传相关内容实为伪科学。具体来看,近视通常涉及眼球的结构变化,特别是眼轴长度的增加。在眼球发育过程中,眼轴始终保持增长,直至稳定下来。这种增长通常是永久性的,无法通过远眺、转转眼球、压迫眼睑等一般手段将它缩短。而眼球中的组织,如巩膜(眼球的外层)在近视的过程中可能会被重塑,这种重塑也不可逆。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没有哪种医疗手段能真正逆转眼轴。
多名三甲医院的眼科医生表示,在网传部分“视力训练视频”中,有的没有出处,有的其实是针对散光、弱视等不同眼部疾病的训练视频,并不是针对近视;而且,是否能观看这些视频、如何观看等,需要医生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如果跟着视频“训练”,反而可能影响视力。对于部分通过按压穴位、远眺等方式“恢复视力”的说法,医生表示,它们与眼保健操类似,有助于舒缓眼部疲劳、预防近视,但无法逆转近视。此外,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特别提醒,要警惕近视能治愈的虚假宣传。
社交平台竟然助推“伪科普”
既然“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是假的,那为什么会登上热搜榜呢?调查显示,社交平台难辞其咎。
本次热搜主要来自微博,在话题“#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过程#”下,不同账号发布了各种内容,既有已经被辟谣的伪科普,也有部分专业人士做的真科普,内容良莠不齐。
但平台似乎并不区分伪科普和真科普,一味推广有热度的内容。
例如,在多条演示存在误导的“恢复视力方法”视频下方,出现了平台提醒:“您好,恭喜您的视频荣登视频飙升榜……”
可见,平台的“算法”没有审核发布内容真伪,只是从人气出发进行推广,还通过官方留言的形式,提醒发布者这类内容受欢迎。以上不问青红皂白、颠倒黑白的做法,显然为伪科普在社交平台的盛行提供了土壤。
至于那些发布者,似乎也从平台的“算法”中尝到了甜头。有一名博主在该话题下发布了“转动眼球”视频,很快得到平台肯定,表示该视频进入了飙升榜。但在视频留言中,很多网友指出,博主的介绍不正确,比如高度近视者转动眼球反而不利于健康。或是迫于网友压力,该博主澄清表示,其发布的内容是“借着热搜词条分享的护眼操,不要误以为做了就可以从800降到100”“(相关介绍)并没有权威性”……这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博主是为了蹭热点而发布相关内容。
显然,要改变这一现象,不仅要约束博主、主播的行为,还要改一改平台的话题设置和推广激励机制,更要督促平台对伪科普说“不”。
(来源:上海辟谣平台、科学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