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项目怎么定?现场差额票决

虹口区积极探索构建“人民定、人民督、人民评”全过程监督闭环机制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1月22日

□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2024年虹口区民生实事正式候选项目19项,经票决拟决定17项,差额项目数为2项……”日前,虹口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宣布了虹口区2024年区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结果:为30栋高层售后公房维修、增配消防设施,完成500户老年人家庭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新增两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17个项目入选。记者了解到,这也是虹口在全市率先探索,首次在人代会上以差额票选的方式决定该区的民生实事项目。

为何要在人代会现场使用差额票选的方式产生民生实事项目?民生项目是否真正是“为民所需”?其实施和监督又如何实现?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虹口积极探索构建民生实事项目“人民定、人民督、人民评”的全过程监督闭环机制,成为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民生实事项目因其群众关切度高、民生普惠性强、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历来备受代表和群众的关心和关注,监督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完成情况一直以来都是虹口人大聚焦的重点工作。”虹口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11月,虹口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实施办法(试行)》。

经前期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召开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意见征询会后,最终形成19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2024年1月,在虹口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区人民代表大会各代表团审议,有关政府部门列席审议并听取意见。代表们围绕老旧小区安全、美丽家园建设、交通拥堵改善、养老设施提升、社区会客厅打造等方面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助推区政府进一步把民生实事项目做到群众“心坎里”。

除了民生实事项目“人民定”,虹口区还探索构建“人民督”与“人民评”。根据《实施办法》,每年年中,要组织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视察,加强过程监督;每年年末,组织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视察,并开展线下评议,政府部门负责人直面代表、回答询问。在今年的虹口区人代会期间,人大代表还对该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完成情况开展线上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截至1月17日18时,参与线上满意度测评的代表人数为291名,参与率为96.36%,勾选“满意”的占92.1%,勾选“比较满意”的占7.9%。测评结果将成为区政府组织下一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遴选的重要参考。

虹口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勤皓表示,往年区民生实事项目票选由人大常委会成员投票决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今年首次将投票范围扩大至所有到会代表,将进一步推动该区政府实事项目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更充分地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下一步,虹口区人大常委会将把监督准星瞄准民生实事项目从确定、实施到完成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真正实现“人民选出的实事项目让人民满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