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上海市政府近日批复了《上海市景观照明规划(2024—2035年)》。据悉,《新版规划》是国内首部对景观照明碳计量和碳减排提出明确任务的规划,《新版规划》明确核心区域、重要区域、禁设区域和其他区域,合理划定四至范围;明确常态、节假日、重大活动三种照明模式,并建立景观照明控制指标体系。
景观照明是展示城市软实力的有效载体和塑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标识,是城市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
《新版规划》景观照明的总体布局为“一城多‘新’,五带多点”。“一城”指主城区,“多‘新’”指五个新城及崇明城桥、金山城区。“五带”指黄浦江沿岸、苏州河沿岸、延安高架-世纪大道沿线、内环高架沿线、南北高架沿线;“多点”指公共活动中心、主城副中心、新城中心,重要商圈、商业街区以及公共文化设施、主要旅游景区、重要交通枢纽、产业园区节点等。
将核心区域、重要区域作为景观照明建设重点地区,划定了外滩、小陆家嘴、北外滩3个核心区域,以及58个重要区域。
《新版规划》提出,点亮“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建成区绿道、口袋公园、广场、综合性公园等开放空间照明,对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融合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塑造“海派历史风貌夜景”,保护历史建筑、风貌街区、革命遗址、工业遗存等传统风貌,塑造精致典雅的特色夜景,传承“最上海”的城市文脉。打造“世界著名夜游城市”,结合红色文化旅游体系、“一江一河”水上旅游体系等,推进沿线景观照明设计、建设、运行及更新。
针对建设目标,《新版规划》提出,至2027年,景观照明建成率核心区域达到80%以上,重要区域达到60%以上,节能灯具使用率达到98%以上,集中控制纳控率达到95%以上。至2035年,景观照明建成率核心区域达到95%以上,重要区域达到80%以上,实现景观照明碳达峰。
《新版规划》还明确,核心区域和重要区域及重要单体建(构)筑物应具有常态、节假日、重大活动三种模式,规定了启闭、动态光使用等要求。同时精准划定景观照明分区边界,实行“定位、定界、定量”的精细化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