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莉新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人大代表在审议人大常委会报告时,都对过去一年的人大工作给予了认可。
市人大代表许丽萍表示,2023年的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亮点纷呈。“市人大在立法方面探索长三角区域的协同立法,这个是有成效的。”许丽萍认为上海的地方立法中有不少创制性的法规,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以及推动绿色转型促进条例。
结合十四五的中期评估,市人大邀请了很多代表参加了执法检查。“我也参加了科技创新的执法检查,还有城市更新的两旧一村监督活动等。”在许丽萍看来,监督是有深度的,代表参加有广度,同时通过执法监督也理出了很多的清单来推动问题的解决。
本市在持续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载体方面有很多的新成效。“比如基层立法点的数量的增加以及效能的提升,包括健全站点的建设等。”许丽萍说。
对于2024年人大工作,许丽萍也表示了很大的希冀。她告诉记者,她比较关注的是在未来的立法当中,将更注重实施性的功能、补充性的功能和探索性的功能。“因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很多的法治都要先行先试,所以我们在超前的思考、超前的布局、超前的研究和积累方面,还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保证这种创制性立法的高质量。”许丽萍说。
许丽萍还认为,人大的监督非常重要。“它要体现刚性,要体现实效。”她希望未来所有的人大专项监督,一定要坚持问题为导向,把所有的问题理成清单,然后要逐步的销项,从而形成很好的闭环机制。
除此之外,在保障代表的知情权方面,许丽萍希望进一步依托数字化的建设,让代表更加高效地、便捷地获得各种资讯。“比如我们要写议案或建议时,提高资源的供给度。”她很期待人工智能技术在人大的代表履职保障方面发挥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