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丹颖
“网红推荐”“打卡胜地”……无论是美食旅游还是购物消费,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先在网上搜索“攻略”。于是,许多商家便寻求专业的代运营公司提供包括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一系列内容的运营服务。如果商家投入了成本,却没有换来显著的业绩效果,该怎么办呢?近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便审结了这样一起因代运营效果不佳,商家拒付费用而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
案件回顾>>>
2022年2月,菜安公司想通过提升流量的方式来提高其所经营的餐厅业绩及知名度,于是便与提供代运营服务的零投公司合作。双方签订了一份《运营服务协议》,约定由零投公司为菜安公司开展门店线上运营及品牌连锁体系规划,合作期限为一年,运营基础费用为每月2万元,每三个月支付一次。同时,合同中就运营基础费用的范围约定为品牌规划、线上线下营销方案及门店运营支持,另外产生的推广平台投放费用则需要另外结算支付。
合同签订后,零投公司制作了一系列的服务计划,并在各类推广平台投放了宣传资料,开展了一系列营销活动。菜安公司如约支付了2月至4月的运营基础费及其中3月的投放费。然而,运营了没有几个月,菜安公司觉得销售业绩似乎没有更进一步地提升。于是,2022年7月初,菜安公司与零投公司协商一致同意终止履行《运营服务协议》。
此后,零投公司要求菜安公司支付2022年4月的投放费3万元以及5月至6月的基础运营服务费4万元,但菜安公司一直未付。于是,零投公司将菜安公司诉至法院。
虹口法院经审理后发现,菜安公司不愿意支付费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最初对于代运营公司能够带来的流量热度和业绩提升有着较高的期待和愿景,但在后续的实际操作中发现零投公司为其开展代运营服务的工作人员较少以及运营内容较为空泛,久而久之便觉得零投公司的服务和收费不匹配,才决定不支付后续费用。零投公司则表示,其开展的营销工作内容每月都经过菜安公司审核确认,额外产生的投放费用也是先向菜安公司汇报确认后再支付给推广平台的实际费用,其收取的费用符合双方合同约定。
最终,虹口法院在积极了解代运营领域的行业特性及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向双方进行释法说理,通过耐心调解,菜安公司同意一次性支付零投公司运营基础费和投放费合计6万元。案件最终调解结案。
(涉案公司均为化名)
说法>>>
在当今数字营销盛行的时代,商家委托代运营公司提供运营服务时,双方都应该要了解并明确各自的实际需求及服务内容、预期效果等。明确这些条款不仅有助于双方对服务内容有清晰的理解和期望,而且在发生纠纷时,也会成为法院进行判定的重要依据。
要明确代运营服务效果和标准。在合同订立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并理解所有条款,应特别关注代运营服务范围、费用支付、期限以及终止条件,如对销售业绩有期待,更应当明确服务效果和标准,确保这些标准是量化、可衡量的,便于日后评估和执行。
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设立评估机制。一方面,在合同中设置定期评估代运营服务的条款,可以及时把握服务进度和质量,确保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通过实际履行过程中的定期核查和及时沟通也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矛盾进一步加深。
要明确知识产权和数据保护条款。在推广平台以商家的名义开设运营账户是代运营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因此,要确保合同中有关知识产权和数据保护的条款清晰明确,涉及品牌使用、内容创作、客户数据处理等方面要有适当的保密和隐私保护措施,确保合作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要预设解决纠纷的途径。面对可能出现的分歧,可以在合同中预先设定好双方及时进行沟通调整合同内容的途径,明确各种情况下的责任分担和违约赔偿条款,以便在出现问题时有明确的处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