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法治一体化树起了“青浦样本”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1月29日

编者按

上海,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城市治理现代化既是软实力,也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硬道理。基层治理,千头万绪,而以上海之大,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到实处,将城市治理水平推升至现代化能级,唯有以法治保障为前提的做绣花功夫。

宏观方向,微观作为。215个街镇乡辖下的6405个村居委会是构成上海的城市基础,而16个区则是联通上下,极为重要的区间枢纽。近年来,上海各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摸索出诸如三所联动、基层法治观察点、一站式法治服务中心等基层法治治理的样本。这些宝贵经验形成于平安上海、法治上海建设过程中,对举国正在全力推进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不无裨益。

刚刚结束的上海两会,明确了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等重点任务,法治建设必将围绕这些任务,为中心大局提供不可或缺的有效支撑、服务和保障。今日起,本报将推出《新征程新使命·政法委书记谈基层法治建设》系列专题报道,邀请上海16个区的区委政法委书记讲述基层治理中的生动故事与法治智慧。

□  记者  夏天

在美丽的淀山湖畔、上海“西大门”青浦668平方公里热土上,正构筑着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主阵地”之一。126万常住人口、密集的物流和商旅活动云集于此。同时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6年来,这株“四叶草”在青浦茁壮成长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幸运草”。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下,如何推动青嘉吴三地共建共治、护航进博“越办越好”、化解纠纷矛盾、保障商旅平安、服务经济转型发展……带着这一环扣一环的问题,近日,本报记者跟随青浦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顾骏的脚步,来到千年古镇朱家角,探寻青浦在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中的优秀创新经验,以及“长三角法治一体化”的建设进展。

记者:去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枫桥经验”诞生于基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青浦的“枫桥经验”有哪些独特做法,凸显了什么样的治理优势?

顾骏:在机制上发力,青吴嘉三地联合签署《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联合调解机制建设合作协议》,充分发挥跨区域协同解纷作用。完善“四对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纠纷调处协助、会商研判机制,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各个街镇在社会治理上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断创新。2023年4月,赵巷镇就创建了全市首个社会治理创新服务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矛盾纠纷35起,同比减少10%;成功调处23起,调解成功率66%,同比上升15%;群众来访同比下降70%。

记者:青浦区是怎样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大小矛盾在基层化解,来提高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的?

顾骏:青浦区积极探索出赵巷镇“客堂间”、华新镇“智慧云法理堂”等特色做法,往往用一杯“阿婆茶”就解决好基层矛盾纠纷。比如朱家角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老徐工作室”就是老百姓身边的老娘舅。“老徐工作室”人民调解员徐新云同志,40年如一日,扎根基层调处化解矛盾纠纷,落实“枫桥经验”本地化,用“工匠精神”打造新时代人民调解之路。他独创了一套“老徐调解工作法”,即:一听(倾听)、二解(了解和解释)、三心(热心、细心、耐心)、四到位(查清事实到位、沟通协调到位、纠纷化解到位、回访落实到位)。

记者:新时代“枫桥经验”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青浦区是如何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的基层共治的?

顾骏:青浦区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平安共同体”理念,深化“平安屋”“平安商户联盟”机制建设,探索推广金泽镇“平安合伙人”,构建“党建引领、专群结合、社会协同”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平安合伙人”项目,通过融合政府力量、社区队伍、社会组织,使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局外人”变为“合伙人”。截至目前,“平安合伙人”队伍已从起初的56人扩充至170人,每周平均开展30小时社区工作,报警类110警情数、违法犯罪接报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既遂数、火灾事故数同比分别下降38.3%、17.8%、57.1%、50%,实现“四个大幅下降”。

记者:青浦区内汇聚了一大批如朱家角镇这样的知名景区,请问你们是怎么样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游客安全的?

顾骏:作为千年古镇的朱家角,始终致力于维护游客安全与景区稳定,走出了一条“超前预警、整体联动、精准处置”的新路。在风险防范方面,朱家角建立了“视频+街面”巡防的联动策应机制,加强大客流、火灾和天气等风险防范措施。在矛盾排查方面,搭建起“快速调处纠纷工作室+巡回审判工作站+古镇法理堂”三大工作平台,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在科技支撑方面,通过大数据智慧中心、一码通共享服务和视频监控“千里眼”等技术手段,对景区人流、车流等要素进行实时监控分析,成功打造出平安景区的青浦“样板”。

记者:青浦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主阵地之一,青浦区如何与其他省市地区共同推进平安法治一体化,三地政法单位如何在法治建设上共建共治共享?

顾骏:近年来,青浦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加快推进区域执法司法一体化建设。2020年,我们联合吴江、嘉善政法委共同签署《青吴嘉政法系统推进高质量平安法治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深化长三角法治一体化建设,重点推进社会面联防联控、矛盾纠纷联合化解等8个方面22项合作内容。  (下转A4)

(上接A1)

记者:能具体介绍一下目前的长三角法治一体化建设进展吗?

顾骏:在执法方面,构建一体化示范区警务合作。2023年5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警务合作中心”建成启用。中心由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公安机关筹备建设,承载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协调指挥“三大职能”,建立“7×24小时”全天候数据研判协作机制和“智慧警务视图侦查互查互看协作机制”,实现视频资源互查互看、实时布控。

针对跨区域治安管理难点、热点、乱点,创新构建“警保联动、警技联控、警民联防”和“车巡、步巡、视巡”的“三联三巡”机制,建设“示范区水上平安屋”,共同开展集中整治打击行动20余次,打击跨省赌博、盗窃等团伙64个。

在办案方面,长三角示范区统一了办案标准,促进适法统一。青浦检察院推进区域司法政策适用标准统一,拟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检察机关关于部分常见罪名适用相对不起诉的意见》;联合吴江、嘉善检察机关建立全国首个跨区域未成年人检察保护联盟,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合力;探索开展联合巡回审判,共同调处审理跨区域重大案件。

在法律服务方面,依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深化三地公证区域合作,最大限度统筹三地资源,推动跨省毗邻地区业务融合。

新时代新征程,给予了青浦从上海远郊变为国家战略发展热土的重大机遇,同时也给青浦带来了崭新挑战。在示范区建设进程中,青浦将深化长三角法治一体化建设,努力实现三地在政法领域共商、共管、共享、共赢,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效的政法保障,营造平安、和谐的发展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