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打造基层法治化治理新“样板间”

家门口生活“圈”里有了新“中心”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4月01日

□  记者  胡蝶飞

面积仅1.49平方公里,却拥有14个居民区近8万人口。这里既有“烟火气”,也有“国际范”。曹家渡街道如何在“烟火气”中做好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同时,为“国际范”提供更优法治服务,打造基层法治化治理新“样板间”?

继成立全市首个区级法治服务中心后,目前,上海市静安区正在大力推进三级法治服务中心(站)建设。作为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曹家渡街道在居民社区生活“圈”里打造了全新一站式法治服务中心,探索打造“基层矛盾纠纷数智治理驾驶舱”。

这一居民区里的“中心”有何不同?试运行三个月以来有何成效?近日,记者走进这一“中心”一探究竟。

全流程化解:居民区里开民宿办烧烤?一天整改到位

“我们的这一中心,其实可以理解为‘五个枢纽’的一站式融合。”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打造的这一中心有“五大枢纽功能”:矛盾化解、综合治理、法治建设、数字治理、多元共建。

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是“中心”尤为重要的功能之一。

“我们小区里有人开民宿,还搞露天烧烤,弄的乌烟瘴气,影响了我们居民的正常生活。”日前,12345平台接到辖区一小区居民投诉。

“我们第一时间上门核实,发现确实有人在小区里经营民宿,还露天烧烤。”街道西片区联勤联动工作站站长介绍。确认情况后,中心立即牵头召集街道管理办、综合行政执法队、派出所、市场所、居委会、小区物业等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并现场约谈民宿经营者。根据《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相关法律规定,告知经营者应承担的责任义务。

最终,一天之内,多个职能部门协作监督其完成整改。

这得益于曹家渡街道创新探索的全流程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全覆盖纳管、多渠道发现、即时性调处、全流程化解、数智化研判和溯源性治理,我们探索了一个全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打通跨部门协调不畅等问题,曹家渡街道以平安办(应急办)、城运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等5个职能部门为基本主体,交警、环保、居委会等相关部门作为协同,成立了东、西片区街道联勤联动工作站,高效化解纠纷处置问题之余,也让顽瘴痼疾迎刃而解。

数智化治理:家庭婚恋矛盾数量增多,“数智平台”预警

如何“抓源头,治未病”,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尤为重要。为此,曹家渡街道法治服务中心自行研发“基层矛盾纠纷数智治理驾驶舱”,通过数智化分析研判,赋能源头综合治理。

近日,平台发出预警显示:辖区家庭婚恋纠纷矛盾数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比增长近40%。

“收到预警后,我们立即启动溯源治理机制,对矛盾纠纷逐一分析研判,发现矛盾主要集中于父母与子女、夫妻或情侣间,多因工作或学习不顺等因素引发。”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层次分析原因后,他们立即邀请心理咨询师对涉事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同时邀请劳动保障、职业规划等专业人士对工作规划、劳动就业等方面予以专业指导,从矛盾产生的根源进行治理。

“我们通过汇集12345、信访、矛盾排查、智慧调解、三所联动、解纷一件事、110非警务警情、四百大走访等矛盾源,将矛盾数据全域纳管并进行数智化分析研判,推进矛盾源头治理。”工作人员表示,该系统运行3个月以来,多次触发预警,为矛盾的及时化解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曹家渡街道还利用中心,积极搭建法治大联盟汇聚平台,充分利用曹家渡辖区政法单位聚集优势,打造“法治议事厅”,引入更多社会资源,建立紧密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

记者了解到,试运行三个月后,曹家渡街道法治服务中心将于4月2日正式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