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消保委亲测
“一次性卫生用品”是指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卫生保健(抗菌或抑菌)目的,使用一次后即丢弃、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及出行需求的增多,一次性的内裤、毛巾、浴巾、床上用品、马桶垫等次抛商品的消费量日益增长。上海市消保委近日对一次性卫生用品开展了比较试验。此次试验从线上线下共购买50款一次性卫生用品,其中一次性内裤30款、一次性床上用品7款、一次性毛巾/浴巾8款、一次性马桶垫5款。
50款样品卫生安全性均达标
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全部样品的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重金属含量均未检出。
微生物指标可以直接反映产品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及产品的卫生质量状况。测试发现,50款样品的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由于相关国家卫生标准和行业标准中,暂无关于一次性内裤产品“消毒级”的规定,部分一次性内裤样品在包装上明示为“消毒级”,但无法有效解释其“消毒级”概念或无法做到其自定义的“消毒级”水平,涉嫌夸大宣传。在一次性内裤产品“消毒级”概念未形成广泛共识的背景下,企业宣称要有所依据、指标要符合依据,把好质量关、标准关、宣称关。相关情况市消保委已移交行政管理部门。
其中4款样品的PH数值超过9.0,碱度较高容易引起过敏,应引起注意。涉及Neinei日抛型纯棉内裤plus+(灭菌型)、watsons屈臣氏舒适免洗棉内裤、猫人一次性纯棉平角内裤男士以及巴迪高一次性马桶垫(印花款)。
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基本材质,即纤维的成分及含量。纤维含量的明示可为消费者提供参考,以据此了解产品质地、评估穿着或使用的舒适程度。本次比较试验参考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相关要求,发现50款样品中有17款样品未按规范标注成分及含量。其中7款样品的实测纤维成分与标签标注不符或标签未标注,如一款样品标注为“纯棉”但实测含有氨纶。其他10款样品标签标注不准确,仅笼统标注为“无纺布”,但实测均为“丙纶100%”。
一次性毛巾浴巾吸水最快
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吸水性是消费者关注的功能性指标。本次比较试验参照GB/T 24218.6-2010《纺织品 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6部分:吸收性的测定》、T/HOMETEX 9-2019《一次性纯棉洗脸巾》,对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吸水性进行了试验。
试验发现,不同类别样品的吸水性存在差异,一次性毛巾/浴巾吸水最快,用时均≤5秒,表现较好;一次性床上用品和一次性马桶圈的吸水时间均超过300秒;一次性内裤样品中有21款吸水时间超过300秒,4款吸水时间≤5秒,5款在5-300秒之间。
综合来看,TANXIANZHE/探险者一次性免洗内裤、Purcotton全棉时代女士全棉一次性内裤(灭菌装)、知心一次性浴巾/毛巾套装(柔巾)、名创优品一次性压缩毛巾、旅族一次性压缩毛巾、Purcotton全棉时代一次性马桶垫,六个样品表现优异。
消费提示
消费者在购买一次性卫生用品时,应注意做到“五看”。
一看外包装。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纤维含量(材质)、执行标准、安全技术类别以及国家卫生许可证号等信息。
二看消毒信息。查看是否采用环氧乙烷、电离辐射或压力蒸汽等有效消毒方法。
三看规格。一次性内裤应标明号型,如160/68A;一次性毛巾/浴巾和一次性床上用品,应标明长度和宽度;一次性马桶垫套应标明周长和宽度。
四看材质。无纺布不是通常理解的织造布,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机械、热粘,或者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的非织造布,成分主要有丙纶、涤纶、氨纶、腈纶、锦纶等。一次性床上用品和一次性马桶垫多采用无纺布材质,选择透气厚实的为佳。一次性内裤和毛巾/浴巾建议优先选择纯棉材质。
五看有效期。选购时要看清使用期限,不要购买超过有效期或包装破损的产品,首选每条/片独立密封包装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