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韵怡 记者 徐荔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偏偏有人不走正道,在发现公司运营的漏洞后,竟利用职务便利将“黑手”伸进自己的公司,“偷”了公司十万余元。日前,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对这起职务侵占案提起了公诉。
用公司的钱为自己的婚房“添砖加瓦”
2019年,张某到一家食品连锁公司工作,他年纪轻轻很有干劲,短短3年便成为了公司的O 2O 主管,负责公司在第三方外卖平台上的运营管理、产品定价、售后服务等工作,具有拆、并、管公司线上门店的权限。权力大了,发现的问题也就多了。
2022年7月,张某在工作中发现公司运营有漏洞,公司旗下部分线上加盟店铺倒闭后,会有部分资金滞留在店铺的账户上。张某作为运营主管,便会一一打电话联系店铺负责人,要他们及时办理相关结算手续,但总会碰到一些店铺负责人电话打不通或者空号的情况。时间一长,这些店铺账户上的钱就无人问津。
作为主管,张某本应该及时反映问题,为公司堵上漏洞,可是他却心生贪念,想着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些钱占为己有,为自己结婚买房“添砖加瓦”。
有了打算后,张某便开始逐步实施自己的计划。
张某首先梳理了闭店两年以上、账户有留存余额且店铺预留手机无人接听的加盟店,通过自己控制的管理员账号将加盟店铺预留的联系方式变更为自己的手机号。然后,张某伪造公司授权书向某外卖平台公司申请,将上述店铺结算方式变更为总店连锁结算。因为授权书需要公司盖章,张某便将伪造的授权书夹在一些正规文件中一并申请用印,蒙混过关。
由于系统不支持店铺绑定员工的银行卡,张某便将表姐许某作为加盟商铺指定收款人。最后,张某将伪造的授权书、表姐的银行卡、身份证等信息上传到某外卖平台公司,审核通过后,张某就将“无人认领”的加盟店铺余额资金全部提现到表姐许某账户,再转到自己的个人账户。
窃取公司资金十万余元被追究刑责
2023年1月,该外卖平台公司通过内部排查,发现合作商户,也就是张某所在的食品连锁公司将在平台上闭店许久的32家门店变更了商户结算信息,并将商铺账户余款悉数提取,资金流向可疑,疑似被盗,于是报警。
经查,2022年9月至案发,张某利用食品连锁公司在某外卖平台公司的管理员账号权限,通过修改旗下门店绑定的手机号码、变更门店结算为总店连锁结算并更改提现银行卡号的方式,将食品连锁公司旗下32家门店在某外卖平台公司账户内的资金提现至表姐许某的银行卡内。
至案发,张某利用上述职务便利,多次窃取公司账户内资金共计10万余元。到案后,张某坦白所作所为,并主动退缴全部违法所得。
宝山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张某作为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经宝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今年3月15日,法院判处张某犯职务侵占罪,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二万元。
说法
这类员工“监守自盗”案件的发生,暴露出企业在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该案判决后,宝山区检察院针对该食品连锁公司在内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监管漏洞和安全隐患制发检察建议。今年3月27日,该食品连锁公司回函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加盟网店的管理制度,规范公章用印审核制度,并定期开展员工法律和纪律培训,健全内部监察制度和贪腐预防机制。
检察官同时提醒,小欲不可纵,小利不可贪。在工作岗位中,人人都应当坚守职业道德,做到恪尽职守,莫因一时贪念,毁了自身大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