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代理推广私服 以为“获利”实则获刑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4月23日 龚弋/徐荔

  □  通讯员  龚弋  记者  徐荔

  “充一元,得百元!”“私服随时更新,内容同步正版!”不法分子搭建私服,通过侵犯正版游戏制作者的著作权,换来了低廉的充值价格,使它成为部分玩家群体口中的“香馍馍”,也成为许多游戏推广代理眼里的“聚宝盆”。但这“盆”里聚的都是他人的劳动成果,推广代理如此“伸手”,真的没有问题吗?

  挖正版游戏墙角推广私服

  李某是一名自由职业者。2011年,李某听说网络游戏行业有风口出现,便果断走上职业游戏玩家的道路。此后几年,从职业代练到游戏推广,李某在各方面都有所涉猎,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凭借自己的营销能力,李某得到了与知名游戏公司成华公司合作的机会,成为了公司正版游戏的推广代理。虽然李某后续结束了和成华公司的合作,却已经积累了大批客户群体。

  随着时间推移,李某发现身边的同行日渐增多,自己能抓到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手头拮据的他开始寻找出路。2022年4月,李某通过社交软件了解到一个“机会”:有人弄到了成华公司游戏的源代码,自己架设了私服,现在需要推广代理拉玩家充值游玩,还愿意把所得收益和代理五五分成。面对丰厚的利益,李某当即选择加入。

  该私服游戏是侵犯著作权的盗版游戏,内容与正版游戏相同,但玩家充值更优惠,花一元能换得相当于正版游戏中一百元的游戏币。因为过去的工作经验,李某推广私服驾轻就熟。他一边发展其他推广人员并从中抽成,一边四处发布广告,分发私服客户端下载链接,挖来了不少正版游戏玩家充值私服,一时间小赚了一笔。

  客户大量流失,公司哪有不发现的道理。李某开工的当月,成华公司就接到举报称,有人在推广该公司游戏的私服,公司人员随即潜入私服推广群,下载了私服客户端进行比对。不比不知道,他们发现该客户端竟与正版的最新版本完全一致。不仅如此,成华公司还发现存放游戏源代码的服务器有黑客入侵的痕迹,便立即选择报警。

  视听页面等成认定侵权突破口

  案件移送至松江区检察院审查,检察机关发现,涉案私服游戏的界面地图、任务触发、音乐音效等各个方面都与正版游戏一致,但经多方侦查,该私服游戏的源代码却始终不见踪影,也就无法将其与正版游戏比对,鉴定程序编写是否相似。如何认定涉案私服游戏的侵权属性成了该案的破局关键。

  游戏虽是虚拟之物,制作人员付出的汗水却是实实在在的。为保护著作权人劳动成果,检察机关与鉴定机构多次沟通,探索认定新路径。经研判发现,成华公司原创制作了涉案游戏中的视听页面、音效等,公司对组成游戏的视听作品也享有著作权。检察机关最终以此为突破口,通过鉴定机构比对涉案游戏的角色显示方式、过程画面、界面图案等,确认涉案私服游戏与正版游戏关键内容相似情况一致或基本一致,认定李某涉嫌侵犯著作权罪。

  在案件审查过程中,为追踪李某背后犯罪团伙,检察机关细致梳理了李某的聊天记录及资金流水方向,抽丝剥茧锁定李某的推广上线赵某及另一推广代理何某,将线索移交侦查机关,依法追诉两人到案。同时,检察机关主动听取成华公司意见,督促前述三人履行经济赔偿责任。三人最终自愿认罪认罚,并向成华公司进行了退赔。2023年4月、7月,松江区检察院以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对李某等三人分别提起公诉。后经审理,松江区人民法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李某、何某、赵某有期徒刑七个月至三年十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三万元至十五万元不等。

  能动护航企业发展,办好案件是基础,却不是全部。在案件办结后,检察机关总结了成华公司在该案中体现出的保密机制缺陷、客户管理漏洞等问题,结合听取意见时了解的公司情况,有的放矢地结成《检察建议书》,向成华公司公开送达,建议该公司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升级防护措施,健全推广人员管理机制,并且得到了成华公司的采纳。(涉案公司、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