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超过96%的住宅小区 建有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

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正在研究制定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4月24日 陈颖婷

  □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长王桢在一档民生访谈类新闻节目中,就充电设施建设、物业费调整等热点话题回应市民关切。

  近期,上海各小区正开展新一轮电动车充电安全检查。王桢介绍,到2023年底,全市约1.3万个住宅小区中,已有约1.25万个建有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占比超96%。对尚未建设的小区,住建部门将会同应急、消防、公安等部门,加快推进。对存在客观条件限制的小区,因地制宜,建设露天分散充电桩、充(换)电柜等,力争2025年底实现全市小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同时,住建委研究制定本市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为建设充电设施提供指引。

  王桢表示,要把老旧小区改造与房屋安全隐患处置、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解决市民群众居住“急难愁盼”问题,又提高项目改造“集成度”,最大程度提升房屋立面效果、改善小区环境、完善房屋基本功能。

  对于物业费调整这个老大难问题,王桢透露,市房管局正在推动形成质价相符、按质论价的市场机制。他介绍,目前,物业费主要是两种计费方式,一种是包干制,另一种是酬金制。王桢表示,对于物业费包干制计费的小区,用好“物业服务价格评估”工具,抓住物业服务合同期满选聘、老旧小区改造、小微小区合并等重要窗口期,合理调整物业服务标准或价格。今年,上海将推动500个小区按质论价调整物业费。

  “我们指导相关行业组织,发布了全市各区及环线区域小区的物业费平均价格,在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网站上,发布了2000余个小区的物业服务价格监测信息,为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协商定价提供参考。同时,指导帮助有条件、有意愿的小区实施物业费酬金制计费方式。”王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