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阚颖 姜叶萌
记 者 徐荔
作为宝宝的亲密伙伴,奶瓶、奶嘴的安全性极为重要。为了宝宝的健康,很多宝妈宝爸都会选择贝亲、赫根等知名品牌的产品。
然而,有利欲熏心者竟将罪恶之手伸向了奶瓶、奶嘴,假冒品牌产品牟利。近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销售假冒奶瓶、奶嘴等婴幼儿用品的案件。
案件回顾>>>
何某某原在一家主营母婴用品的电商公司做运营工作。客户在该公司电商店铺下单后,何某某就去寻找货源,接着下单发货给客户,店铺则从中赚取高额差价。然而,何某某往往以极低的价格购进货源,他也明知这些货物不可能是正品。不到半年,店铺就被电商平台全部关闭,何某某也被公司辞退。
有了这些电商运营经验,何某某如法炮制,自立门户,一连开设了几家母婴用品店。最初,何某某还是从以前的渠道进货,经营时间久了,他也有了自己的上家(另案处理)。
2023年1月,有人联系何某某,让他帮忙销售奶瓶奶嘴等商品。双方一个制假,一个售假,为了金钱利益,一拍即合。自此,何某某和上家达成共谋,形成了固定的产销模式:上家生产假冒“pigeon(贝亲)”“hegen(赫根)”等商标的奶瓶奶嘴等商品,何某某将商品放在自己开设的网店里,加价对外出售,客户下单后,由上家代为发货。由于销售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购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卖出了31万余元的假货,非法获利5万余元。
虹口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何某某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审理中,辩护人提出适用缓刑的辩护意见,法院认为何某某销售的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婴幼儿用品,根据产品性质、用途,结合犯罪金额,并不属于犯罪情节较轻的犯罪,不符合适用缓刑的法律规定。
最终,虹口法院判决何某某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
说法>>>
●以主观明知、客观销假的事实作为依据
行为人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然实施销售行为,可以构成主观方面的明知要件。结合本案,何某某明知从上家处购进的是假冒知名注册商标的婴幼儿用品,而继续实施销售行为,从中牟取非法利益。而且何某某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进货,为了获利加价销售,销售价格仍然低于品牌市场价。另外,何某某知道销售的是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后,仍然持续稳定地从上家处进货,综合案件事实,何某某构成了主观方面的故意。
行为人在主观明知的前提下,实施了客观的销假行为,完成了犯罪的闭环。
本案中,何某某进购假冒知名品牌的婴幼儿用品,虽不是由自己直接发货,却是以自己店铺的名义对外销售。更何况,“销售”的内涵不只有自销,还包括了批发、零售、代售、贩卖等内容。
综合全案,何某某既具备了主观方面的明知,也实施了客观方面的销假行为,完成了认定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全部事实行为。
●以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的权衡处以刑罚
案件裁判中,要根据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进行量刑裁判。该案区别于其他销假案件的重要特点就是销售的是假冒奶瓶、奶嘴等,这类婴幼儿用品直接关系到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奶瓶、奶嘴的质量不过关,潜在危害性极大。不能因为目前无反馈损害结果,就忽略其社会危害性。所以,综合何某某的犯罪情节,销假的产品性质、用途以及社会危害性,对其适用实刑。
在此,法官也提醒广大宝妈宝爸,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母婴产品,购买时看清销售资质。多数大牌厂家为防止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会在包装上标上官方防伪码或物流码标签,产品到手务必查询真伪。黑心商家常常会利用人们低价买正品的“捡漏”心理,如果价格比官方售价低不少,就要提高警惕了,切莫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