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白渡桥附近出现死鱼?

水管处:市民放生所致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4月26日

  4月18日,网传视频显示,上海外白渡桥附近的苏州河水面出现很多鱼,其中部分已经死亡。市水管处近日答复媒体表示,这些鱼可能是市民放生所致,目前死鱼已经被打捞。4月19日,苏州河相关水域已经不见鱼的踪影,水面平静无异常。

  苏州河属于五类水。通俗地说,就是景观水,水中含氧量相对较低,并不适宜鱼类生存。然而,部分市民不知道这点,经常往苏州河“放生”。此前已经出现了鱼群放生后,遇到高温、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大量死亡的情况。由此可见,错误的“放生”等于“杀生”。事实上,与“放生”有关的误区还有不少,错误的做法不仅违背了“放生”的本意,还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健康。

  一方面,有些水域并不适合鱼群生存,比如苏州河就不是放生的好选择。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鱼种也可能影响另一个地区的生态平衡。比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南方地区常见的“四大家鱼”,看起来全然无害。然而,若在西北和西南部高海拔水域放生这些鱼种,它们以及随它们一起带入的虾虎鱼、麦穗鱼等小型杂鱼,同样会带来隐患。曾经某地在湖里养殖鳙鱼后,导致当地的大头鲤数量急剧减少,现在不得不依靠人工培育。

  事实上,不论是出于善心的“放生”,还是为了平衡生态的增殖放流,已经有章可循。例如,农业农村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来源:上海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