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亭镇位于沪、苏交界,地域面积近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2万,全镇涉及42个村,其中旧式农宅的村35个,6732户。
办实事、解难题,依法保障农民住房更新
“重点项目在哪里,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安亭司法所始终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的新时代和美乡村这一镇党委政府密切关注的课题,切实履行新时代司法所职能。制定《安亭镇农民建房审批管理口径》《安亭镇农村村民危房翻修管理办法》,并对上海法治建设“三个规划”情况实地督察反馈的问题展开核查、及时纠正。过程中,充分发挥法制审核作用。积极开展基础培训,妥善调处矛盾纠纷。
定制度、强规范,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
推行村民住房更新过程中,安亭司法所积极引导各村有效发挥村规民约的制度约束作用。深入参与乡村依法治理,各村自聘与镇财政托底相结合,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主持召开公共法律服务研讨会,由上海零点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开展第三方评估,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与水平。
重赋能、利长远,建设新时代法治文化
安亭司法所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抓手,提升乡村依法治理水平。目前,14家村(居)被命名全国、市、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重点培育点。
进一步织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开展多样化、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在已建成的“1+3+7+72+N”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三家“我嘉·邻里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坊设在乡村。设立上海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和基层法治观察点,切实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落地见效。
成效和可推广性
目前,安亭镇农村农民危房翻修工作已全面启动,行政审批时间压缩至14个工作日,确保20日内完成,截至近期,共计报批1443户;全镇42个村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室;3个村设立“我嘉·邻里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坊;2个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法治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安亭司法所以“自建房翻修”规范化为切入点,由此推开乡村振兴的法治道路建设,这个过程不仅是在推动安亭镇乡村振兴和法治建设融合发展,也是为全区、乃至更广范围内法治建设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的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