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突然去世,孩子无依无靠

身在大墙里的他该怎么办?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5月15日 徐荔

  □  记者  徐荔

  春节余韵尚未散去,就接到至亲突然去世的噩耗,这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难以接受的,而对一个失去自由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在北新泾监狱服刑的郑锐(化名)就是如此,无法尽孝的遗憾、无法送至亲最后一程的愧疚折磨着他,让他更难以自处的是,随着至亲的去世,尚未成年的孩子陷入无人照顾的窘境,租借的房子也即将到期。怎么办?郑锐遇到的难题是否有解?

  一个电话带来噩耗

  “我是郑锐的亲戚,他在你们这里服刑改造,他的母亲昨天病故了,他的儿子现在没人管了,还拦着殡葬车不让工作人员把老人遗体拉走。这孩子我只能暂时看护一下,今后怎么办啊?”

  2024年2月19日,年味还未散去,北新泾监狱民警就接到这样一通不寻常的电话,来电人急促的语气和所说的内容引起了监狱方的重视。

  郑锐是北新泾监狱三监区的服刑人员,监区得知相关情况后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并达成共识:“事关服刑人员重大家庭变故,必须重视,全力做好应对工作,彻底解决问题才是根本”。

  郑锐的主管民警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郑锐今年47岁,2019年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郑锐早年离异,有一个儿子小东,一直都由郑锐的母亲照顾。

  “小东今年16岁,在一家中专的厨师专业学习。郑锐早些年忙着做生意,小东几乎是和奶奶相依为命的,对奶奶的感情最深。”主管民警介绍,郑锐早些年做生意失败欠了债,就把房子卖了还债,后来一家人租房住在浦东新区周浦镇。尽管郑锐的所作所为给家人带来巨大伤害,但他们还是期盼他能改过自新,等他回家团聚,也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系。今年大年夜,郑锐还和母亲打过亲情电话,当时母亲告诉郑锐她身体无恙,并约好了下次亲情会见时再见。没想到,这竟是母子二人最后一次通话,约定好的“再见”再也见不到了……

  当民警将噩耗告诉郑锐后,不出意料,他的情绪崩溃了,年近五十的大男人当着民警的面嚎啕大哭,“这对我是灭顶之灾,简直是家破人亡了!”原来,在郑锐服刑期间,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当时的郑锐后悔不已,遗憾自己无法为父亲尽孝。如今母亲又突然去世,郑锐一时之间无法接受。在悲痛欲绝的同时,郑锐还担心孩子的生活,一个半大的孩子要怎么独立生活?现实的困境、复杂的情绪让郑锐无所适从。

  对于郑锐的反应,监区民警已经有了一定准备,让他充分宣泄情绪给予他安慰和心理疏导后,民警告诉他:“你放心,我们不会让孩子没人管的。”

  16岁的孩子无依无靠

  其实,当监区得知郑锐家发生的事后,就将相关情况汇报给了监狱教育改造科,并启动了大墙内外的联动工作。

  大墙内,监区多管齐下开展行动,一方面为郑锐增拨一次亲情电话,让他可以直接和小东联系了解相关情况,缓解他焦急的心情。另一方面则加强对郑锐的关注,优选主管民警对他进行后续情绪疏导,并及时沟通郑锐母亲的后事安排及小东的安置情况。

  大墙外,监狱教育改造科综治民警胡晋申在当天下午就和郑锐的亲戚联系,确认小东目前的生活状况、情绪等等,“你们放心,我们会尽快与当地司法所联系,共同安排好小东的后续生活。”同一时间,综治民警在过去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联系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安置帮教处和周浦司法所,沟通郑锐家的情况。

  得知小东情绪激动,不愿让奶奶“离开”后,周浦司法所第一时间联系辖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赶到郑锐家,和郑锐的亲戚一起安抚小东的情绪。经过反复劝说,终于让小东的情绪平静一些,逐渐接受奶奶离去的事实,不再强加阻拦。而后,司法所工作人员也前往小东家,对小东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解。他们得知,郑锐和妻子离婚后,两人就分道扬镳了,前妻很少过问孩子的情况,每月就支付500元抚养费。而郑锐的其他亲戚也没有接小东回家照顾的条件,只能予以有限的关心照顾。更棘手的是,郑锐多年前为了还债已经将户籍地的房子出售,名下没有任何房产,小东当时住的房子4月就要满租期了。

  小东以后住在哪?怎么生活?这些成了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北新泾监狱多次与周浦司法所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研究问题解决的方案和具体帮教措施。

  在多方的努力下,2月27日,周浦镇平安办和司法所邀请了辖区派出所、居委会、社保中心、社事办、社区办等部门召开了专题协调会,专门讨论解决小东面临的现实困境。经过各方商议,最终落实了小东的生活问题,相关部门会为小东提供暂住地直到他18周岁,并为他申请了一笔临时补助。临时补助发放后,还会提供相关生活救助直至小东成年。此外,郑锐的一位远房亲戚答应会照看小东,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工等也会时时关注小东的情况,确保他的身心健康。

  而在落实小东最紧迫的衣食起居问题后,周浦司法所和辖区居委会工作人又尝试与小东的母亲联系,希望她能承担起照顾小东的责任。可惜,小东的母亲已经另组家庭,担心影响新家庭的生活,不愿意接小东回身边照顾。不过,在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小东母亲同意提高一些抚养费,从经济上给小东支持。

  “黑暗之中见光明”

  大墙外的救助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大墙内的郑锐也能及时从民警处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得知孩子已经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缓解了生活困境后,他除了感谢说不出更多的话,“谢谢你们,已经帮我很多了,我会整理好情绪,不给大家添乱的。”

  “现在住的地方习惯吗?”“上学怎么样,要实习了吗?”“自己照顾好自己……”3月7日,郑锐的亲戚带着小东到监狱参加了亲情会见。正在青春期的小东和心有愧疚的郑锐说的话并不多,但这次面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后,郑锐的心又放下了些。会见结束后,监区民警也及时与郑锐开展了个别谈话,郑锐的情绪已经较之前平稳了很多,除了表达对监狱和社会各界帮助的感谢,还表示自己会好好服刑,吸取教训,争取早日回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想再有更多遗憾。

  一周后,周浦司法所所长关清燕和平安办主任钟斌特意带队入监对郑锐开展帮教工作,与他签订帮教协议,并将安置小东的情况告诉他,鼓励他在积极服刑改造的同时,多关心孩子的情况。郑锐连连点头,承诺会努力改造,还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给司法所工作人员:“雪中送炭暖人心,解忧帮困显真情。无助时刻现希望,黑暗之中见光明……”

  至此,“危机”化解,大墙内的郑锐继续努力改造,大墙外的小东学着适应新的生活……

  “郑锐的情况比较特殊,但这些年来,我们见过很多因为自己犯罪入狱而给家人造成伤害,当家人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无能为力的情况。当事情发生才感到无能为力,当失去至亲才痛哭流涕,后悔莫及。”全程参与此事的三监区副监区长宋永珂有感而发,他告诉记者,“出于监管安全的要求和助力社会平安建设的需求,当‘意外’发生的时候,监狱方面一定会尽力与相关部门联手,共同开展相关工作,帮服刑人员解决困难,化解危机,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每个人在做决定前,都多思考一下后果,哪怕可能不那么懂法,但或许多想一想父母,想一想孩子,就能守住底线,不会因为一时的头脑发热而造成一辈子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