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夏天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举行证券期货犯罪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发布4本审判白皮书,涉及内线交易类、虚假陈述类、操纵市场类证券期货犯罪以及涉证券期货类非法经营犯罪,向社会通报10年来该院依法审理的证券期货犯罪案件情况,发布15件典型案例,并对其中反映出的证券期货市场治理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本场发布会是“抓实公正与效率·深入推进上海法院工作现代化”系列发布会的第15场。
上海一中院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设立的八家人民法院证券期货犯罪审判基地之一。白皮书显示,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上海一中院及辖区法院审结证券期货犯罪案件209件,其中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犯罪案件22件,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41件,欺诈发行债券犯罪案件5件,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犯罪案件2件,操纵证券市场罪案件14件,操纵期货市场罪案件1件,非法经营证券期货犯罪案件124件。
从案件情况来看,该类案件犯罪链条化特征十分明显、犯罪手法不断更新、犯罪技术性特征日益凸显。案件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上市公司内控机制不健全,如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犯罪中,部分上市公司实控人与专业操盘团伙相勾结,主动策划操纵自家公司股价;另外,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失职缺位,行刑衔接机制也有待完善。
发布会显示,上海一中院就证券期货犯罪案件审判探索形成四大工作机制:专业审判团队机制,着力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适法统一机制,注重总结类案裁判规则,有力推进适法统一;协作共建机制,与行政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联动联建;拓展治理机制,依法能动履职,多措并举护航资本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