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举办“法典化背景下的立法与实施”学术研讨会

应注重不同部门法法典的衔接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5月22日 徐慧

  □  记者  徐慧

  5月12日,由上海政法学院主办,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协办的“法典化背景下的立法与实施”研讨会在上海政法学院举行。与会专家表示,法典化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程,它要求尊重历史和现实,法典的编纂工作应当建立在理性认知和科学精神之上,注重法典内部的协调和不同部门法法典之间的衔接。

  目前,行政法、环境法、教育法等多领域都在研究法典编纂工作。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从行政法典(含教育法)、生态环境法典、刑法再法典化、民法典的理解与适用、劳动法典等学科方向展开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行政法典的探索与编纂具有时代意义,对于已经具备法典化条件的部门法律,现阶段需要系统整合该领域的法律制度规范,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合我国高质量发展要求、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中国法典化的未来植根于中华法系,需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作为我国暨《民法典》之后的又一法典,与会学者认为,构建自主的环境资源法的知识体系应当立足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关注生态环境法典的基本原则、责任规范、历史责任以及立法宗旨等问题,探究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背后所蕴藏的时代性与先进性。

  刑法的再法典化是为了重构其典范性、统一性与科学性。会上,专家围绕刑法再法典化的路径选择展开了充分讨论。再法典化对我国刑法典自身体系化、科学化而言具有必要性,与会专家提出,要构建刑罚与保安处分的二元制犯罪法律后果框架,建立刑罚易科制度,扭转刑罚适用的僵化机制,使不同刑种的执行以及刑罚与保安处分的执行实现融通和互补。

  专家学者还聚焦民法典的理解与适用,围绕民法典的具体内容,分别从科技伦理治理、居住权制度、中国自主知识创造、生物医学研究等方面发表见解。

  围绕《劳动法》颁布三十年以来的变与不变,专家学者提出,劳动法典落实具有必要性,并详细列举出劳动法法典化的若干重点和难点问题,并谈及劳动权利在劳动法典体系中的功能与实现,对劳动法法典化基础理论问题、劳动权利的功能作深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