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胡蝶飞 通信员 陈卫国
假冒知名品牌手提包,从非法生产、批发、仓储、销售可实现“一条龙”?知名品牌机顶盒在网上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促销,是品牌让利,还是另有乾坤?近日,崇明、青浦警方相继成功破获假冒注册商标案,相关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网购品牌手提包送检为假牵出一团伙
今年初,有群众举报称,其在网上购买某知名品牌手提包,收到货后发现做工和质量均较差,怀疑是假冒商品。崇明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接收案件后,立即对报案人提供的网购品牌手提包进行送检。经鉴定,相关手提包所用的商标均为假冒的注册商标,于是第一时间予以立案侦查。
通过对报案人交易过程的分析,网络销售人员史某进入民警侦查视线。史某被传唤后,如实交代其从2022年12月至案发,通过专用的微信销售假冒品牌包具,累计销售金额达143万余元。
之后,警方对犯罪嫌疑人史某的上家进行深挖。不久,一个以犯罪嫌疑人季某为首的假冒包具销售团伙浮出水面。接着,以罗某、熊某等人为首的假冒品牌包具生产商源头团伙,以及他们雇佣的程某、蔡某等仓储管理人员被警方成功锁定。
5月8日至15日,崇明警方在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的指导下,分赴多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抓获季某、罗某、熊某等犯罪嫌疑人30名,查获涉案假冒注册商标品牌包具价值1000余万元。
经查,季某从2021年1月起,在未经权利人公司授权的情况下,相继联系罗某、熊某等人的制假工厂生产制造假冒品牌包具,并长期通过史某等人对外销售,同时由程某、蔡某等人管理存储仓库并进行发货,以此非法牟利。目前,犯罪嫌疑人季某等30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崇明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审理中。
品牌机顶盒售价远低于市场均价
今年4月,青浦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有人通过电商平台对外销售某知名品牌机顶盒,且售价远低于市场均价。经联系相关权利公司确认,其售卖的机顶盒均为仿冒品。随后,青浦公安分局经侦支队立即会同金泽派出所开展深入侦查,从网上售卖假冒机顶盒的涉案店铺及账号入手,顺藤摸瓜追溯源头、追查动向,由点到面深度分析,成功锁定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王某与曾某。
5月16日10时许,在外省市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民警成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王某与曾某,现场查获假冒某知名品牌的成品机顶盒100余个、带品牌标识的机顶盒前后盖1200余套、背贴标签3000余枚、纸质包装盒700余个。
经查,2022年4月起,王某购入假冒某知名品牌的机顶盒,后在网上销售,但销量一般。为了谋求更高利益,自2023年6月起,王某在未取得品牌权利方授权许可的情况下,购买带有假冒某知名品牌标识的机顶盒前后盖、背贴标签和纸质包装盒,以及二手废旧机顶盒,通过拆解二手废旧机顶盒获取芯片,与上述辅材进行组装,制成假冒某知名品牌的成品机顶盒。这些辅料的成本大约在40元左右,而王某通过电商平台将假冒的成品机顶盒加价至100至220元,以市场价5折的价格对外进行销售。曾某主要负责协助王某进行组装和发货。截至被查,该案涉案金额超290万元。
目前,王某与曾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青浦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