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24年青年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政府规制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的研讨主题为“数字法治政府理论与实践”,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政府规制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承办。
探索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教授在致辞时表示,西南政法大学是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的发起单位之一,长期以来为行政法学科建设做出巨大的努力,在各位专家的支持下也取得一定的成绩,特别希望更多的青年学者到访和深入了解西南政法大学。此次研讨会主要探讨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时代课题。他指出,近几年西南政法大学围绕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实践,发挥自身学科及人才优势,在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理论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马怀德教授在致辞时总结了政府规制的实践发展与理论成果,但有一些重要的相关问题有望进一步解决:第一,如何处理数字技术和个体权利、权力的关系;第二,如何避免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对个体权利的影响或侵害;第三,如何应对“数字鸿沟”造成的“数据孤岛”,甚至部门主义、本位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
数字行政法的基本问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顾问于安教授作“数字行政法的结构”主题报告。他从三个方面阐述其关于数字行政法的观点。第一是数字行政法的建设结构;第二是数字行政法的发展方向;第三是科学主义在政府职能领域的应用优先项目。最后,他从当下应用的角度总结了数字行政法的意义。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政府规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秦伟作“数字行政中法治价值的设计与实现”主题报告。该报告主要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通过法律引导数字”,第二层面为“数字法律化”。随着数字行政的不断发展,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技术可以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但仍然需要在法律与技术专家之间展开跨学科的研究,以增强数字政府与行政法学理期望之间的一致性。
数字经济的包容审慎监管及其行政法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卢超作“面向数字经济的包容审慎监管及其行政法理”主题报告。面对科技发展与新经济业态的不确定性特征,包容审慎监管理念标志着现代行政法治的动态反思与演化趋势。包容审慎这种带有实质法治色彩的规制设计理念,其有效运行不仅需要较为成熟的行政法治框架予以支撑,更需要现代行政国家的基础设施与行政能力予以辅助。
健康数据确权及采集的法律规制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教授张卿作“健康数据确权及采集的法律规制”主题报告。他首先界定了健康数据的概念,进而分析医疗数据的使用带来的好处和弊端,并论述了对健康数据进行确权的支持理由和三个反对理由。随后分析了数据采集的最小必要原则及其适用。最后,他认为健康数据信息不同于传统的物,应采用对个人健康数据的实质性保护,并深入分析最小必要原则的具体实施,以确保社会福利最大化。
互联网行政许可条件的设定模式需要优化
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林华作“互联网行政许可条件的设定”主题报告。他指出,互联网行政许可条件的设定存在空白模式、授权模式、兜底模式和裁量模式。既有模式面临着空白授权的泛化、兜底条款的无限开放、裁量基准的隐匿实施、有关规定的不确定性等困境,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 (朱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