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鲜肉与“素颜”“和解”

青浦检察机关守护市民“菜篮子”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7月10日 王擅文/陈姝楠

青浦检察院联合朱家角市场监管所就农贸市场“生鲜灯”整治开展“联合回头看”

  □  见习记者  陈姝楠  通讯员  王擅文

  本报讯  鲜艳的粉色、紫色等暖色光源灯下,一块块猪、牛、羊等生鲜肉焕发出勾人食欲的色彩,即便定睛查看也无法判别其新鲜程度。近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聚焦“生鲜灯”问题,破解治理难题,守护市民群众的“菜篮子”。

  发现,举报使用生鲜灯摊位

  今年1月初,青浦检察机关收到志愿者举报称居住地附近的菜场内多个生鲜摊位使用“生鲜灯”,掩盖食物真实的色泽,消费者购买后才发现其实肉类并不新鲜。

  收到线索后,检察官立刻开展实地排摸。现场,检察官使用专业的设备——手持便携式光谱分析仪,对生鲜灯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等主要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

  经现场勘查,检察官查明辖区内9家菜场、3个大型超市60余户生鲜经营户使用暖色光源灯对待售肉类进行照射,造成肉类真实色泽发生明显改变。此次专项排查涉及辖区内多个街镇,覆盖辖区东部、中心城区、西部地区,检察官得出结论:上述问题并非个别现象,属于区域普遍性问题。

  携手,整治市场“美颜灯”

  今年2月4日,为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青浦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大力度,整治菜场“生鲜灯”乱象,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立即开展核查工作,并启动整改举措,对于使用不合格灯具的商户,责令购买符合照明标准要求的灯具进行更换。此外,还开展了一系列“生鲜灯”新规宣贯培训以及专项排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渠道,通过下发《关于销售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生鲜灯”的提醒告诫书》、农贸市场电子屏滚动播放等方式,对禁用“生鲜灯”相关条款等新规开展宣传宣贯,确保应知尽知。

  为确保活动落实落细,4月28日,青浦检察院又联合朱家角市场监管所,就农贸市场“生鲜灯”整治开展“联合回头看”,并邀请区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代表见证。经“回头看”,涉案农贸市场及销售摊位均已完成整改,新换灯具的显色指数(Ra值)达标。

  护企,打造示范性菜场

  借着更换生鲜灯的契机,辖区内一菜场还顺势推动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一并更新了农药残留等检测设备和智能化感应秤,被评选成为全区“示范性菜场”。

  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还送法上门,赴各大农贸市场开展一系列食用农产品新规宣传,并通过播放普法视频、派发宣传单等方式向商户和消费者开展宣传。据介绍,检察机关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监督职能,凝聚行政机关共治合力,规范市场秩序,实现全域整治,以检察履职撑起食品安全的“保护伞”,当好人民群众的护“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