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中远实验学校初一学生刘佳滢在提问中

下图:宜川路街道副主任诸葛振介绍相关工作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学校门口虽然停了很多车,但很少有人骑。”
“越是到上下班的时间,越找不到车子骑。”
“我经常看到共享单车的车筐里有很多垃圾。”
共享单车服务着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如:共享单车投放点位设置不合理、清运不及时、维护保养难……
近日,一场共享单车治理“金点子”大讨论活动在普陀区半马苏河驿站·长风湾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居民、物业、学生、自媒体博主、共享单车企业及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纷纷踊跃争取“话筒持有权”,以期通过群策群力,推动共享单车不仅要“共享”而且能“共治”。
投放不合理?建议合理规划停放空间
“每天校门口都堆放了很多共享单车,但并没有很多同学或老师需要骑共享单车,因此同学们对单车投放点位的设置感到疑惑。”来自中远实验学校的初一学生刘佳滢说。初中生多数由家长送至学校,或自己步行到校,因此共享单车在中远实验学校门口的停放并没有为师生出行提供便利。
另外,“共享单车的潮汐现象突出,尤其早晚高峰期间,需要用车时找不到车”“商场、交通枢纽周边车辆过剩,小区周边供不应求”等问题也被数次提及,居民们对共享单车投放不合理的呼声较高。
在讨论活动举办前,普陀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与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对近三年来的12345市民热线和信访投诉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形成了《普陀区共享单车诉求专题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认为共享单车投放不合理、规划不详、数量失衡等问题占绝大多数。为此,普陀区建管委交管中心监督执法科科长王捷坦言:“全市设有共享单车的投放总量,但各区不得设置投放总量,因此企业更多地把车投放到人流量更大、使用需求更多的中心城区来,导致中心城区的治理压力较大。”
居民们的意见也得到在场相关企业负责人的关注。哈啰单车业务运营经理付信华表示:“早晚高峰期间流入量较大,造成短时运力不足,即便在一两个小时内运维人员尽力调度,也可能存在调度不及时的情况,导致居民们感受度较差,确实给企业带来了难题。”此外,付信华也希望能够在商场、交通枢纽等处合理规划车辆停放空间。
针对刘佳滢同学提出的问题,就在两天前,美团单车方面回复:企业已完成调研,并派专人注意学校周边运维。记者也从企业反馈的图片中注意到,原先停放在中远实验学校门口通道上的车辆已被清运,路面也比以前通畅了。
清运不及时?采用“四色管理”模式
在讨论中,不少居民提到了“共享单车清运不及时”的问题。“居民区贴着铁路围墙,有条与机动车道相通的非机动车道,共享单车常年清运不及时,不仅影响通行,还可能影响安全。”宜川路街道的居民沈严“吐槽”道。为此,青桔单车上海政府事务经理王轶珺当场表示,会更好发挥大数据作用,加大清运力量。
此外,普陀区城管执法局执法协调科科长成俊伟表示,现行《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中明确“二小时内予以清理”的规定,但由于共享单车停放是个动态过程,容易出现清理返潮的情况,所以在具体实践中市民感受度不高。
自媒体博主“上海糟卤”则建议灵活利用高架桥底、人行天桥梯道或坡道下方空间等,来缓解轨道交通出入口周边停车空间不足的问题。
当谈及“如何辨别共享单车什么时候需要清运”这一话题时,桃浦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许奚申介绍了桃浦镇共享单车“四色管理”的治理模式,将共享单车和其他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以黄色、蓝色、青色、白色分别划分。“一方面,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是否超量一目了然,运维效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用户养成习惯后,有利于提高周转效率,同时也保障了居民个人车辆的空间,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用户乱停乱放?建议赏罚分明
“我在地铁出入口经常发现共享单车违规占道,对行人、特别是残障人士通行非常不友好。”来自普陀区邻享家社区发展中心的张琳玮表示。
“部分共享单车用户的自我约束意识不足,不守规矩的情况时有发生。”曹杨街道花溪园居委会干部沈鸿雁说。“还有部分用户图方便,骑到哪停到哪,像真华路地道就经常有人在下坡之后,因不想爬坡骑车,直接把车扔在地道里。”万里街道居民施勤毅补充说到。
针对上述问题,长寿路街道社区管理办副主任黄海伟则建议平台企业创新维护与投放模式,通过红包、折扣等形式激励用户进行自我停车行为管理。美团单车业务部上海大区总经理韩沛辰介绍,美团将部分闲置且停放在电子围栏外的单车设置为红包车,用户使用美团APP扫描红包车二维码,即可获免费骑行和现金奖励金等,以此激励用户。同时,普陀区城管执法局执法协调科科长成俊伟建议,进一步细化对共享单车使用人违停规劝、处罚的标准,进一步规范用户行为。
宜川路街道副主任诸葛振还介绍了“腾地、规则、协商”三步工作法,通过道路改造给非机动车释放空间,设置“慢行优先”等规则引导用户习惯,搭建政府、社会、共享单车企业及清运公司四方共商平台,多方协同加强共享单车停放管理。
活动现场邀请了长宁区天山路街道城运中心主任吴光宇,他介绍了天山路街道的相关经验,“天山路街道探索在重点区域试点安装‘蓝牙嗅探+视频识别+蓝牙道钉’的‘三合一’物联感知设备。通过蓝牙智能设备,向每辆共享单车发送禁停或可停信号,当车辆接收到可停信号时才可成功落锁。”这种设备不仅可以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街道还可根据共享单车使用的潮汐规律,调整蓝牙设备的信号,对可停和禁停区域实现动态管理。
【记者手记】
让居民的“金点子”结出“金果子”
从共享到共治,从主动聚焦居民关心的话题到梳理归纳城市治理进一步优化的方向,人民意见征集办公室设立的初衷就是更好地征集人民的意见。
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抓手,人民建议征集是一种直接的民主,而这样的活动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记者在与普陀区信访办副主任廖春燕的交谈中得知,普陀区人民意见征集办公室已设立三年有余,共计下发人民建议督办函近100件,人民建议征集二维码也嵌入了全区10个街镇、260多个居村的信访工作。
尽管各区一直都有听取民意的渠道,但也期待实现新的突破,思考如何让这个渠道实现效用最大化。
普陀区信访办今年就在探索关于热点话题的开放式、大规模群众建议征集的活动,从今年年初就开始筹备“苏河议事厅”,而首场大讨论活动主题的选择也并非易事,要考虑到什么话题群众乐于讲且有一定讨论的价值。后续,我们也期待,相关部门也能对居民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进一步梳理,并转交给市级相关部门,让来自居民的“金点子”能够结出“金果子”。
“我们马上就要继续举办‘苏河议事厅’第二期了,有更多不同的话题等待居民们表达各自见解,在现场能够直接拿出解决方案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一个问题需要很多部门参与进来,但我觉得只要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采访最后,普陀区信访办副主任廖春燕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