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馆能做针灸?诊疗活动需资质!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7月19日 卫洁

  □  卫洁

  随着人们对于养生的重视,“养生经济”应运而生,一些按摩店、养生馆还提供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甚至针灸等服务。其中,针灸属于应由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消费者需要仔细甄别,切勿一时冲动盲目购买,小心因缺乏资质的诊疗服务而损害健康。

  从“免费体验”到不断消费

  年过花甲的戴阿姨在商场逛街时,遇到热情的销售人员称自己来自“张氏中医养生馆”,可以让戴阿姨免费体验一次足部按摩。

  一番体验之后,满意的戴阿姨当场办理了会员卡,并于当日购买了50次足腿、肩颈按摩服务。此后的一段时间,她一直在该养生馆接受足腿、肩颈按摩服务,并在闲聊中告知技师自己患有高血压等疾病。

  得知这个消息后,张氏中医养生馆的技师宣称可以为戴阿姨治疗高血压等疾病。在技师的宣传下,戴阿姨在店铺内不断充值升级项目,共计消费6万余元,并接受了一位自称是中医医师的技师的针灸治疗。

  此后,张氏中医养生馆的投资人由张某变更为王某,并更名为王氏中医养生馆。投资人变更后,戴阿姨在更名后的王氏中医养生馆消费过一次,却发现服务并没有达到其宣称的治疗疾病的效果,将其告到法院,以养生馆超越经营范围为由要求王氏中医养生馆退费并要求现投资人王某承担补充责任。

  王氏中医养生馆及现投资人王某辩称,原先的投资人张某在收取戴阿姨服务费后,才将店铺转让给自己,戴阿姨的消费与其无关,不同意退费,也不同意承担补充责任。

  法院判决退还费用

  该案的主要争议焦点是:戴阿姨要求退款的主张能否成立?

  戴阿姨以王氏中医养生馆不具备相关医疗资质而从事针灸诊疗行为为由要求退费,并提供了相关证据佐证。

  法院经审查认为,运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高危险性的技术方法本质上属于医疗行为,相关从业者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资质要求,否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王氏中医养生馆更名前后均不具备开展相关医疗的专业资质,且其经营范围明确为非医疗、不含诊疗服务,因此,其与戴阿姨之间就针灸部分成立的服务合同因违反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合同无效,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据此虹口区法院判决:王氏中医养生馆向戴阿姨退还服务费,王氏中医养生馆的财产不足以清偿上述债务时,王某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

  一审判决作出后,王氏中医养生馆及王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做针灸须有相应资质

  虹口区法院的法官介绍,中医养生馆可以使用中医技术提供保健服务,但不得开展针灸等侵入性或者高危险性的中医诊疗活动。

  2014年3月1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中有关中医监督问题的批复》,明确表示:“非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在经营活动中不得使用针刺……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高危险性的技术方法……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应当按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2018年5月1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了《关于非医疗机构开展“火疗”项目的复函》,明确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可以使用中医技术,但禁止使用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如针刺等技术。

  据此,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可以进行按摩、熏洗类、艾灸类、贴敷类、普通拔罐、刮痧类等养生保健项目,但不得开展中医诊疗活动,包括针灸、牵引、拔血罐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高危险性的技术方法,以及开具药品处方、膏方等。

  能提供针灸服务的中医养生馆,应取得有效的《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该《许可证》中列明的诊疗科目应含中医科,或者中医养生馆已经取得《中医诊所备案证》,且诊疗范围包含针灸项目。技师个人在其注册的机构开展针灸活动,必须取得中医专业《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取得针灸专长的《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和《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

  (来源:“上海虹口法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