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动植检疫迈入“秒级”审批时代

上海海关完成首批智能检疫审批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7月24日 王葳然/王寅鹏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通讯员  王寅鹏

  本报讯  近日,上海海关对一批泰国椰青的检疫许可证成功实施了全国首批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智能审批”,正式宣告动植物检疫审批由传统人工审批模式,步入“秒级”响应的高效智能时代。

  动植物检疫审批制度是国家为防止境外动植物传染病、有毒有害生物的传入,对相关产品采取的一种行政管理程序。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在相关动植物产品进境之前,需要提前申领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方可开展贸易或者寄递进境。

  在海关总署指导下,上海海关牵头构建了集“规范申请、智能校验、流程优化”于一体的智能检疫审批体系,实现了审批标准的参数化、流程的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提升动植物检疫审批的精度和效率。针对鲜食水果这一高频检疫项目,上海海关梳理并建立了审批规则库,包含6大类共1040条规则,确保智能审批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智能检疫审批”的启用,改变了传统审批模式。以鲜食水果审批为例,传统的人工审批模式需要在2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许可证审批。如今,企业提交申请后,从申请提交到许可证核发,整个过程仅需3分钟,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实现了“秒申请、秒审批、秒办结”。

  据预测,仅针对水果进口一项,全国每年将能高效完成超过3万批次的许可证签发工作,惠及进口企业超过2000家,对于加速农产品流通、稳定市场供应、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