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第十三届高峰论坛在新疆政法学院举办。会议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扎实推动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创新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会学者围绕“为新时代法学学科建设注入习近平法治思想新动能”“以法学教育实践推动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途径”“加快边疆法治建设,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索创新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治建设新范式”等内容展开研讨。
法学研究理论创新发展迎来新机遇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马怀德在致辞时表示,“立格联盟”自成立以来的14年间,制定了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立格联盟标准》,各政法院校扎实推动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创新发展,携手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扎实法学根底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为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蕴含着我国法学教育改革、法学研究理论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他依次从“坚持正确方向”“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创新发展法学理论研究体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为法治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理论支撑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以“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奋力谱写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新篇章”为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西南政法大学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推动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创新发展,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法治人才保障和理论支撑。
把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改革导向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以“把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改革导向”为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华东政法大学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改革。学校于2022年9月成立涉外法治研究院,统筹学校涉外法治相关学科发展;11月,成立全国首家独立建制的涉外法治学院,并牵头组建上海市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教育联盟。2023年1月,获批上海市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2月,获批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培育)创新基地。在实践过程中,华东政法大学注重把握方向,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涉外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将法学学科专业建设融入西部发展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以“完善法学学科专业体系,为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贡献法治力量”为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首次西部大开发主题座谈会上指出,将西部大开发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定位思考、统筹推进,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开创新局指明了方向。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当立足法治中国建设实践,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法学学科专业建设融入西部大开发发展新格局。
推动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路径
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郑少华以“发挥基地优势,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路径”为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更与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紧密相连。上海政法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中国上合司法培训基地的优势,紧密对接国家需求,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在推动构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方面不断释放活力,积极探索实践路径。
(朱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