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款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申城开启盛夏模式,佩戴防晒又舒适的防晒口罩(面罩)成为不少市民首选。目前,市场上有众多品牌和款式的防晒口罩及面罩,其功能、价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帮助消费者选购到防晒又舒适的防晒口罩(面罩),近期,市消保委对该类商品开展了比较试验。试验通过天电商平台,购买了市面上热销的45款防晒口罩(面罩),涉及蕉下、蕉内、李宁等品牌,价格在9.98元至243.4元不等。
4款样品不符合标准
防晒性能是消费者选购防晒口罩(面罩)时首要关注的指标。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防晒产品只有同时满足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大于40和UVA投射比平均值小于5%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检测发现,45款样品中,41款样品UPF>40且T(UVA)AV<5%,防晒性能良好;四款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如标称由义乌市遮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针织防晒口罩,其实测UPF值仅18(主面料),T(UVA)AV值高达13.78(主面料)。
个别样品实测UPF值与明示或宣称不符
试验发现,45款样品中,有40款样品均在其产品标签上明示UPF50+,经测试,其中37款样品UPF>50,三款样品与其明示不符。
消费者在网购防晒口罩(面罩)时往往会留意UPF值,不少商家会宣称高UPF值以吸引消费者关注。本次测试的样品中,个别样品UPF宣称值远超过50,最高标为2000,如标称由上海医束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玻尿酸远红外面罩,其网页宣称UPF2000,实测UPF值仅为669。关于UPF数值的相关标准要求,当UPF>50时,应标为UPF50+。市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选购防晒口罩(面罩)时,无需追求商品UPF值过高。
近五成样品洗后防晒性能下降
防晒口罩(面罩)并非一次性产品,消费者在实际使用中会多次清洁并重复使用。
本次比较试验模拟消费者实际使用情况,对三次洗涤后的样品进行了防晒性能的测试与比较。
结果显示,32%的样品洗后防晒性能未发生变化,21%的样品洗后防晒性能不减反增,47%的样品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多比洗前下降46%。
仅个别样品检出少量玻尿酸
透气性是关乎消费者佩戴防晒口罩(面罩)舒适性的重要指标。检测发现,45款样品透气性均表现较好,其中3款样品透气率>1000mm/s,10款样品在500-1000mm/s之间,32款样品在250-500mm/s之间。
目前市场上不少商家宣称其产品含有玻尿酸,能够补水保湿。本次比较试验样品中有四款宣称含有玻尿酸,经检测,仅个别样品检出少量的玻尿酸。目前,我国没有针对织物中玻尿酸含量的相关标准要求,因此这类含玻尿酸防晒口罩(面罩)的保湿性能还有待观察,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此类宣称。
综合来看,蕉下、玖慕等品牌的样品在防晒、透气等性能方面均表现较好。
消费提示
1.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有质量保障、由正规厂家生产的防晒口罩(面罩),并注意查看吊牌和标志。
2.建议购买厚、密或具有多层结构的深色面料防晒口罩(面罩),其防紫外线性能较好。尽量避免购买面料稀薄或网纱拼接的商品。一般深色面料防紫外线性能要优于浅色面料。
3.建议购买适合自己需求的款式,如护眼角设计款可以达到增大防护面积的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