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杠高度要降下来,工作作风要提上去

上海法治报 2024年07月29日 郑建钢

  □  郑建钢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三角地小区于两个月前配置了新型健身器材,受到居民欢迎。然而,因为新单杠太高,多数居民无法使用。日前,网友“hangxing”在当地媒体群众留言板发帖反映此事,呼吁有关单位重新安装。

  据媒体报道,该小区新安装的单杠和三位引体向上架离地距离分别为2.4米、2.2米。在现场,一名正常身高的保安,即使伸长了手臂,也与单杠相差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街道方面对此的回复,认为网友反映的器械实际高度约2500毫米,符合国家关于“普及型单杠要求高度1500毫米至2600毫米”规定的要求,因为高度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就没有任何问题。网友的留言,似乎多此一举。这下,将单杠“够不着”的球,又踢回给了发帖网友。

  街道方面的回复,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单杠能不能用,除了要对照规定外,还要根据实际使用对象来作出判断。如果安装健身器材所在的小区是大中学校学生集中的学区,来此地进行身体锻炼的,是年轻的大中学校学生,他们只需要轻轻一跳,就能很轻松地“够得着”高高在上的单杠,进行身体锻炼。这样的“高度”,自然没有违反规定。

  但两个近在咫尺的小区,三角地小区和谢家小区,作为建成多年的老旧小区,居住者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身高不高,而且手臂力道有限,三位引体向上架可能勉强还能用,单杠实在是“有心无力”了。弄不好,还会因为使用不当而引发意外。这样的“高度”,即使没有违反规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既不方便,又存在相当风险。如果街道工作人员深入现场仔细观察一下,很容易发现,也就不会轻率作出“符合国家规定”的判断。

  小区安装健身器材,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锻炼,满足了居民健身需要,丰富了居民的业余体育生活,这是为居民办了一件实事。但是,实事要办好,还要办实。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使用对象的需要,而不是拍拍脑袋,从本本出发,只凭着想象来回复居民的质疑。眼下,后大街社区已联系施工方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才是考虑居民实际需求的务实的工作作风。

  单杠高度要降下来,工作作风要提上去。今后,希望更多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多深入现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尽量少犯教条主义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