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今年4月,本市启动了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工作。市卫健委围绕强化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健康管理服务功能、康复护理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发展政策体系。
目前,全市家庭医生累计签约1100余万人,常住人口签约率44%,其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84%,签约人群年龄结构不断丰富。
据悉,市卫健委按照“一区一特色、一中心一方案”原则,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居民需求定期调整、优化和扩充药品供应目录。通过扩充社区慢病用药目录,扩大延伸处方药品库等举措,逐步推动区域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常见病、慢性病用药目录统一。截至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配备药品669种,较去年年底增加53种。全市各区区域医联体内常见病、慢性病同通用名药品上下衔接吻合度为78.4%,较去年年底增加7.8个百分点。
此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自2011年试点建设至今不断完善,已成为上海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模式之一。目前,上海在落实重点人群应签尽签的基础上,聚焦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商务楼宇、校园等功能社区,稳步扩大在职、在校人群覆盖。
同时,推进签约居民优先预约上级医院门诊号源工作,实现上级医院门诊号源统一管理,做到每天出诊医生各时段门诊号源优先向“市级分级诊疗平台”开放,比例不低于50%。签约居民可以通过“市级分级诊疗平台”预约早于其他平台5天的号源。到期未使用的号源返回医疗机构,继续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