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夏天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2019-2023年度证券期货犯罪检察白皮书》。发布会现场通报了近5年一分院办理证券期货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特点、经验做法、反映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并同时发布2019-2023年度证券期货犯罪相关案例。
5年来,该院受理的证券期货犯罪案件数量和涉案人数整体数量在平稳中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多发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部分罪名的前期打击治理初见成效,从严监管的氛围逐渐形成。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新的特点、趋势,一些新型犯罪手法频出,案件涉及领域延展,证券期货犯罪和职务类犯罪发生联结等。
近5年,一分院共受理证券犯罪审查逮捕案件35件69人,受理证券期货犯罪审查起诉案件51件136人;受理的非法经营、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案件中,涉及证券期货犯罪的关联案件共19件47人,其中审查逮捕7件14人,审查起诉12件33人。
一分院受理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案等严重破坏资本市场交易秩序的犯罪仍旧多发,占据案件的比重较大。犯罪手法不断翻新,犯罪主体和市场领域呈现扩张态势。如在操纵证券市场案件中,出现虚假申报型等新型操纵手段,涉新三板等新兴交易场所和领域证券犯罪明显增加。
共同犯罪和传递型犯罪比例较高,证券期货犯罪团伙化、链条化趋势明显。犯罪人员呈现“高智商”“职业化”趋势。复合型犯罪频现,多种类型操纵市场行为交织。犯罪分子将私募基金作为证券期货犯罪的账户“提供者”、资金“放大器”和操盘“熟练工”,出现私募基金嵌套FOF基金刑事犯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