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立法建议促成上海出台指引

黄浦江滨水空间实现分区分时遛狗

上海法治报 2024年11月04日 季张颖

  □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基层立法联系点里的一次声音,使得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遛狗成为一种可能,最终凝聚成上海出台针对滨水区域限制性活动设定指引的一股推力……从无到有的变化背后,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上海城市发展的生动体现。

  今年是全国人民大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出5周年,记者近日从黄浦区人大常委会采访获悉,去年以来,黄浦人大持续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实践,先后组织对33部法律法规开展立法建议征询工作,共举办各级各类立法参与活动126场,整理上报立法建议1418条,被市人大常委会采纳和部分采纳257条。

  黄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外滩风景区中队城管执法队员邢万鹏在日常巡逻中,经常会遇到不知规定的市民过来遛狗。出于管理需要,黄浦滨江是全面禁止遛狗的。在城市管理的秩序感和市民生活的活力之间,是否可以实现最大公约数?作为全市城建领域唯一的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黄浦区城管执法局也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

  为此,以“一江一河”立法意见征询过程中,针对滨水公共空间是否能遛狗、垂钓、放风筝的问题,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展开了多轮调研和意见征询工作。

  “我们前往黄浦、徐汇、虹口、杨浦等滨江进行实地调研,召集市民代表、管理单位组织了多次座谈会,最终形成建议:分区域、分时段有序开放遛狗、垂钓、放风筝等活动;适当减少罚款的出现频率。”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陈金宏介绍,最终,这两条建议被市人大采取,在上海首部针对公共空间的立法《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中得以体现。

  以黄浦区城管执法局为立法联系点,探索在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的立法、修法中体现作为,正是黄浦人大探索建设“一点一特色”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一个缩影。

  目前,黄浦区已初步建成由区人大法制委、4家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10家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125个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组成的立法参与工作网络,力争实现立法建议征询的领域、行业、群体全覆盖。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人民群众,是展示人大制度优势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重要窗口。”黄浦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韩顺芳表示,后续,黄浦区将探索把立法建议征询范围进一步拓展到老年群体、新就业群体等,更广泛、更直接、更真实地汇聚不同群体的“民情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