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陀公安分局增援民警靳立翔(右)在对入沪车辆进行例行检查 通讯员 邵槿铭 摄

进博会安保办负责人杨盈之通过对讲机协调安保工作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陈姝楠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日开幕。
中外四方来客再次汇聚“四叶草”,续写开放之约。
“驾驶员你好,请配合检查。”昨天上午9时30分许,记者到达青浦区的西岑动检站时,普陀公安分局民警靳立翔和同事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昨天下午,记者在国家会展中心现场安保指挥所中,见到了青浦公安分局第七届进博会安保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盈之,他刚刚结束馆内巡查。
他们一个是已经连续7年护航“四叶草”的馆内“一线”民警;一个是增援进博会安保5年的“外围”民警……
昨天,本报记者走近他们,以他们为“剪影”,记录在“四叶草”内外护航进博会的一抹抹“警察蓝”。
从警5年 增援5年
岗位在变但责任不变
昨日上午九点半,记者来到西岑动检站,这里连接着上海市青浦区和江苏省苏州市,距离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有45分钟车程。据普陀公安分局进博会增援领队于海瀛介绍,今年,普陀公安分局增援警队共由66位民警组成,其中一支增援队伍负责增援西岑动检站,1995年出生的靳立翔就是其中一员。
今年是靳立翔从警的第5个年头,也是他增援进博会安保工作的第5个年头。记者了解到,在他5次增援进博会安保的工作中,既有在“四叶草”内进行风险排查的经历,又有在“四叶草”外守护入沪通道的经历。
“驾驶员你好,请配合检查。”一辆白色面包车经过西岑动检站时,靳立翔引导车辆靠边停车,并打开载货车厢进行例行检查工作,在确认车辆未装载违规物品后,将车辆放行。在前几日夜间检查时,靳立翔在一辆外地牌照小轿车的后备箱中,查获一把短锯,驾驶员接受教育后主动上交。
“第一年我是代表特警总队参与进博会的安保工作,当时我们要对15万平方米的‘四叶草’进行搜爆等工作任务。‘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形容我们最合适不过,上到场馆最顶层,下到场馆地下排风层,每一处都要确保安全。”回忆起与进博会初次“结缘”的瞬间,靳立翔很是自豪:“虽然每年代表不同单位进行增援,但责任都是一样的。”
自10月25日起,增援队伍已经到达西岑动检站开展工作,日夜换班,守护着沪西入口。就在上周末,台风“康妮”给上海带来了不少雨水,而雨水最大的那晚,正是靳立翔当值。“当晚气温降低,大家都穿上了棉毛裤。”靳立翔笑着说道:“但在夜里更是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对外地牌照的卡车货车,我们都要认真检查,确保车辆和人员的安全。进博会越办越好,我们的工作也是服务这一目标的一部分。”
从警之后的每一个秋天都能与进博会如期见面,靳立翔告诉记者,他感到非常幸运,因为这些宝贵的经历也记录着他的成长。记者了解到,靳立翔在大学里学的是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当被问及为何想要当警察时,他告诉记者,从警的初心源于他的“警察梦”:“我父亲年轻的时候梦想就是当警察,但是没实现这个愿望,他也希望我替他实现这个愿望,加上我小时候很喜欢看香港警察影片和一些悬疑影片,所以大学毕业后选择从警。”
采访结束后,靳立翔转身又回到路口,对一辆卡车进行例行检查。这样的工作将一直持续到进博会结束。
从0到1 7年守护
让“核心大脑”持续安全
昨天下午,记者见到杨盈之时,他眼里布满了红血丝,略显疲态,但当谈及到进博会展前工作准备时,杨盈之立马打起精神表示“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简简单单一句话,背后每个岗位应该承担怎样的工作职责?每个环节又该安排多少安保力量?这些都需要一个“核心大脑”来做运算,杨盈之就承担着这一工作,“制定精细的方案、准备完善的预案,一样都不能少。所有问题要想在前面,保障安全便捷。”
进博会安保工作启动之后,杨盈之的工作岗位是在青浦公安分局安保办,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设计安保方案,制定相关预案,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行预判、总结、归纳,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序列,所有的细枝末节,都得让“大脑”知情,让“大脑”作出判断。
而能实现这样的精准性,来自于杨盈之连续7年守护“四叶草”的经验。“今年安保工作上,我们主要聚焦的是变量情况,这意味着都是第一次发生,相对应的需要做改变或者优化一些措施。交通设施的占用和道路的封闭,比如诸光路和北侧天桥,以及警力和安保力量的协调调配,这些变量增加了安保工作的复杂性。”杨盈之告诉记者,“其实每一届的安保工作都有一些不同的侧重点。”
回忆起参加首届进博会的安保工作,杨盈之仍历历在目。“那是个从0到1的过程,真的是充满了艰辛。”他告诉记者,从当年4月直到11月开展,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所有智能化设备的布设,“所有布点的情况、所有安装协调的,都需要提前考虑到位。”
对杨盈之而言,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届进博会。“当年最大的困难就小区域内瞬时大人流聚集。”他回忆道,2019年11月6日是第二届进博会的第二天,当日人流量达到22.6万人次,是历年来最高的单日人流量。“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一天内遇到这么大的人流量,完全超出了预期。”杨盈之形容道,来回地铁2号线的路上挤满了人,对于负责安保的人来讲,这样进散场的压力是很大的。最终,杨盈之他们经过团结协作,共同克服了大客流的挑战。
从第一届到第七届,从一张白纸起步到如今的精细化,杨盈之认为,智慧科技赋能为每年的安保措施提供了调优方案。“比如今年推进的就是便利化举措。”
记者注意到,如今乘坐地铁前往国展中心,可以通过通道直接到达安检大门,虽然更加方便了,但是人员疏散却也更难了。
“最开始是需要市民步行一段路程才能到达地铁站,现在我们是应开尽开地铁口。”杨盈之说,为了应对大客流状况,我们一遍一遍地过方案,增加蛇形通道、引导集约车辆到其他下客点、“通过式”安检仪……一系列的预案。“往年我们也是这样一遍遍做预案,想到各种可能性,所以我们有信心这次也能克服新的挑战。”
像靳立翔、杨盈之这样的民警还有很多,一抹抹“警察蓝”还在继续守护“四叶草”,守护着一年一度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