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黑色笔记本里的“密码”

上海法治报 2024年11月13日 徐荔

民警查看服刑人员的《新华字典》,从中寻找线索 军天湖监狱供图

  □  记者  徐荔

  摩斯密码、恺撒密码、猪圈密码……在谍战剧、推理片里,总少不了加密通信的情节,要想了解对手的信息、破解关键线索,解密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便有了那些观察入微,斗智斗勇的精彩情节。

  在我国古代,也有以藏头诗、藏尾诗及绘画等形式,将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或“密语”隐藏在诗文或画卷中的记载,若想发现隐藏其中的“话外之音”是需要智慧的。而前不久上映的影片《解密》,讲述的也是有关破解密码的故事。

  那么你可知道,听上去颇具神秘、悬疑色彩的“解密”故事,也会发生在监狱里……

  第一封“加密”信被轻易破解

  彭伟,是上海市军天湖监狱的一名民警,2023年7月才入警的他于今年3月开始,负责包括阿龙(化名)在内的相关监组工作。为什么要提阿龙?因为他便是这个“解密”故事的主角之一。

  五年前,“80后”的阿龙因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刑。服刑这些年来,他几乎没有“太平”过,每年都有违规违纪行为,2023年更是有六次违规违纪记录,用彭伟的话来说就是“几乎将狱内所有可以扣分的项都整了一遍”。日常服刑表现差、心思深、心眼多,则是与阿龙接触过的民警对他的一致印象。由此,阿龙成了彭伟的“重点关注”对象。

  而在多次违纪记录中,一条“通信、通话或会见内容有碍改造”的记录引起了彭伟的注意,也成了这次“解密”故事的“线头”。

  原来,阿龙早在2023年年底,就开始在他的通信里“加密”了。

  根据阿龙当时主管民警的回忆,阿龙在一封给家人的书信中,采用加密方式向外界传递电话号码,“他当时利用化学元素周期表说‘暗语’,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化学元素所在的位置代表不同的数字,他就把这些化学元素穿插在正常的书信中,把这些化学元素和对应位置的数字找出来,就可以组成一组数字,很明显是手机号码。”

  阿龙若无其事地将信件交给主管民警后,主管民警按要求在寄出前对书信进行检查,敏锐地发现了这些奇怪的表达和不合时宜的文字。阿龙的心思被识破,民警对他谈话教育后,他重新修改了信件。但这次“挫折”没有让阿龙收手。

  这些怪异的文字组合代表什么?

  通过日常观察和相关工作,彭伟了解到,阿龙服刑前是做水产生意的,性格比较外向,喜欢结交朋友。而在服刑后,阿龙则喜欢练字,经常会摘抄小说、杂志里的内容在他的笔记本上。

  鉴于阿龙之前的“加密”行为,且事后并没有诚恳认错的态度,彭伟在心里设置了“警铃”,“以他的行事风格,很可能还有下一次。”彭伟依据工作经验分析道,“而且阿龙6月就要刑满释放了,他不会那么太平的。”

  为了确保狱内监管安全,监狱民警会对监管区域、服刑人员个人物品进行清查、抄查工作。阿龙的个人物品就是彭伟抄查的重点,“一个不落、全覆盖”,尤其是阿龙的笔记本。果然如彭伟所料,阿龙又出“幺蛾子”了。在今年5月下旬的一次抄查工作中,彭伟在阿龙经常使用的黑色笔记本中发现了“不同寻常”,彭伟心中的“警铃”响了。

  阿龙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不少内容,有的是其他服刑人员姓名+电话号码、QQ号等联系方式,有的是姓名+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还有些则是姓名+不明所以的一组文字,诸如“翁某某:蚨债牺鳊”“戈零零峃伽”等。

  对于一目了然的联系方式记录,和“老套路”的元素周期表“密码”,彭伟和监区民警立即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是,那些不明所以的文字组合是怎么回事?阿龙新的“加密方式”让解密难度增加了,而且与阿龙谈及此事时,他的态度敷衍推脱,这让彭伟不得不当起了“名侦探柯南”。

  彭伟仔细分析阿龙记录的文字,所用的并不是常见的字,甚至可以说是生僻字了。“字无非是从书上来的,要想知道这些文字表达的含义。”彭伟觉得,最关键的就是找到那个“密码本”。结合阿龙平时经常看书摘抄的习惯,“密码本”很可能就是他经常阅读的书籍,彭伟决定找出那本或那些书。

  可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重点观察和工作,彭伟的收效甚微,阿龙阅读的书籍比较杂,而且每周换的书也很勤,几乎没有重复,“密码本”的线索几不可寻。

  “密码本”会是《新华字典》吗?

  眼看阿龙的刑满释放日期临近,难道就要让他带着这个秘密离开?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在彭伟为了“密码本”绞尽脑汁的时候,一次无心的谈话让他茅塞顿开。“在一次值班的时候,我随口问了一名服刑人员他们平时最常看的书是什么,对方脱口而出:‘《新华字典》,几乎人手一本’,我突然灵光一闪,我苦苦在寻找的密码本不会就是《新华字典》吧?”彭伟马上借来了这名服刑人员的《新华字典》,尝试破解“密码”。由于字典版本不同,彭伟无法百分之百确定阿龙使用的“密码本”就是《新华字典》,不过经过尝试,答案已经八九不离十。

  为了确证自己的推测,彭伟查看了阿龙的《新华字典》,从破旧的程度来看,阿龙一定经常使用它。随后几天,通过观察,彭伟发现阿龙的确有经常翻阅《新华字典》的习惯。而后,彭伟便开始了“解密”工作,他对照阿龙记录的文字逐一查阅字典,答案终于出现了。

  “他这次的‘加密方式’和化学元素周期表异曲同工,只不过这次用的是汉字所在页码的集合。为了混淆视听,他还利用了多音字。”彭伟解释,经过“解密”这些奇怪的文字组合,可以分别得到不同的一串数字,而这些仍然是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

  “密码”被破解,秘密被揭开,彭伟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今年6月,阿龙刑满释放了。送阿龙走出大墙后,彭伟微微松了口气也有些担心,只希望阿龙把他的“小心思”都用在正道上,不要再重蹈覆辙了。

  “其实回过头看,阿龙的‘加密方式’和破译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不留心,就容易留下安全死角,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彭伟说,“阿龙的例子也提醒我们,一定要当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思考,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工作中积累狱内侦查经验。”

  故事之外>>>

  监狱民警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服刑人员,有些真心悔过,有些心思颇多,都需要监狱民警运用不同的方式教育矫治。而对于可能产生的监管风险,则更要求监狱民警火眼金睛,开动脑筋。

  军天湖监狱民警告诉记者,在破解阿龙“密码”的故事中,阿龙记录联系方式的做法虽暂时没有对监管安全等产生威胁,但依然有安全隐患。监狱并不建议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后联系,也不建议在押服刑人员让快释放的服刑人员带信给家人。在民警看来,监狱是个特殊的环境,在大墙里称兄道弟,出去后利用相关信息骗取其他服刑人员家属财物的例子不少。所以,轻易不应将自己或家人的联系方式等信息透露给他人。服刑人员家属若接到所谓“一起坐过牢,可以帮忙”的信息也切莫相信。

  服刑人员与家属可以通过监狱组织的亲情通话、亲情会见、书信等正规途径联系,有特殊情况也可与民警反映沟通。而在刑满释放后,则更应该努力开启新的生活,与过去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