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 王燕虹 摄影报道
本报讯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大墙,为老病残罪犯的教育改造插上了实现梦想的翅膀。其中,上海绒绣艺术尤为瞩目,它以“心绣”之名,为罪犯们实现通向新生之梦。
南汇监狱民警通过引进上海绒绣,实现对罪犯心灵的重塑,这一源自传统、以纯羊毛绒线为灵魂、在棉纺网眼布上绽放的艺术之花,如今成为了罪犯重拾自信、回归自我的桥梁。
□ 通讯员 王燕虹 摄影报道
本报讯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大墙,为老病残罪犯的教育改造插上了实现梦想的翅膀。其中,上海绒绣艺术尤为瞩目,它以“心绣”之名,为罪犯们实现通向新生之梦。
南汇监狱民警通过引进上海绒绣,实现对罪犯心灵的重塑,这一源自传统、以纯羊毛绒线为灵魂、在棉纺网眼布上绽放的艺术之花,如今成为了罪犯重拾自信、回归自我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