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个微型消防站如何“打早灭小”

申城将出台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
上海法治报 2024年11月20日 陈颖婷

资料照片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火灾发生时,时间就是跑赢死神的关键。社区微型消防站作为居民群众身边最小的应急单位,在“黄金扑救时间”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市已建立了150个社区微型消防站,但如何让这些微型消防站真正发挥作用,实现火灾“打早灭小”,还需进一步建章立制。记者日前从市应急局获悉,本市将出台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

  社区微型消防站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全市火灾形势总体平稳,但居民住宅火灾数量和占比逐年提升,同时又存在消防救援力量不足的现实困境。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上海市消防救援局建设了150个社区微型消防站,截至目前,这些站点已经出动2553次,其中有1258次早于国家消防救援站到场,帮助疏散、营救被困人员123人。

  市人大代表洪程栋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尽管微型消防站承担着守护一方平安的重要任务,但消防站的相关管理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首先,微型消防站的工作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消防知识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这导致在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微型消防站的工作人员难以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其次,微型消防站的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这导致微型消防站的工作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往往无法做到科学、高效地处理。第三,微型消防站普遍缺乏社会化支持,社会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这导致微型消防站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甚至有的站点消防器材装备闲置弃用,成为存放点。

  代表建议:社区微型消防站需要迎来“升级版”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微型消防站的作用,洪程栋代表建议在国家层面《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的基础上,本市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

  洪程栋指出,微型消防站选址要科学,各区政府应根据各街镇辖区面积、人口密度、产业结构、风险情况等合理选址,制订建设计划。突出“救早、灭小”,科学布点,以保障可快速抵达着火区域,大型社区应经评估后建设多个微型消防站,最大程度减少响应时间和提高救援效率。

  在他看来,社区微型消防站早期救援能力的关键在于专业的人员,目前发现部分街镇社区微型消防站和保安公司签订的合同,这些保安存在流动快、救援能力培训不够等问题,不能很好承担救援能力。为此,他建议市编办或市民政部门应当加强研究,有针对性地保障社区基层相关岗位的科学设置,为街镇在后续招录、聘用等环节提供政策支撑,招一批固定、稳定、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微型消防站队伍中来,明确专职社工岗位,街镇统一招聘使用。“稳定而专业的人员、才是社区微站最大的战斗力保障。”洪程栋认为,建设符合要求的“升级版”的社区微型消防站对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控制火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社区安全宣传阵地,多举措提升社会治理建设水平。

  市应急局:本市将出台微型消防站建设管理细则

  市应急局在对市人大代表的答复中表示,本市2022年提请修订《上海市社会消防组织管理规定》,首次从立法层面明确“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定义、设立标准、备案要求、工作职责、值班备勤要求等内容,2023年5月1日正式施行并配套出台实施细则。

  过去5年,社区微型消防站发挥“平战结合”优势,参与初期火灾扑救,协助保护火灾现场,发挥了“救早,灭小,营救疏散被困人员”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开展防火巡查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在重要节假日以及重大活动期间参加驻防值守。但本市社区微型消防站客观存在“兼职队员能力参差不齐、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人员编制配备不充足”等问题。

  下一步,市消防救援总队作为《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要求》地方标准的主编部门将加快编制工作,重点明确站房建设、车辆装备配备、人员岗前培训、专职人员配置、标牌标识管理以及联勤联训、专项考核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配合市场监管局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力争尽快形成符合超大城市消防救援体系需要的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依据。

  对于优化微型消防站选址,市消防救援总队将以2024年“建设150个社区微型消防站”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契机,对社区微型消防站的选址提出“优先在距国家消防救援站较远、居住人口较多、房屋建筑耐火等级较低的住宅小区及周边区域选址建设”的具体要求,待《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要求》出台并进一步明确选址要求后,加强新设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前期指导服务,从源头上科学规范点位布局,充分发挥其“救早,灭小”的重要作用。

  市消防救援总队将继续坚持微站队员必须为“24小时专职人员”这一基本条件,牢牢把住岗前培训这一“能力素质”关口,确保队站人员具备基本的消防素养,还将研究制定能力评价配套考核办法,持续提升队站人员能力素质以匹配工作需要。同时市消防救援总队也将积极与市编办等职能部门沟通研究,探索通过增加政府专职消防队员编额,补充至微型消防站中提升管理水平和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