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肠派对”游戏社区中的玩家举报外挂行为

嫌疑人指认即将发货的DMA外挂软件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大招锁定、弹无虚发”“一天神话、两天赋能”……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在这场战争中,一群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制作、销售游戏外挂,企图在游戏中谋取不当利益。这些外挂软件,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无声无息地侵蚀着游戏的公平性,给广大玩家带来了深重的困扰。更为严峻的是,如今的外挂犯罪活动已经变得越加隐蔽,给警方的打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日,上海金山、静安两地警方在“砺剑2024”专项行动中,连续破获两起针对热门游戏的外挂案件,成功斩断了两条游戏外挂的隐形黑金链。这两起案件不仅揭示了外挂犯罪的严重性,也暴露了当前外挂犯罪活动的新趋势——更加隐蔽、更加难以察觉。
DMA外挂,隐身的技术暗流
今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网安支队在网络巡查时,发现某直播平台知名游戏主播“睿少爷”在直播网游《无畏契约》排位赛时,总是能轻松取得胜利。经过深入分析,警方发现“睿少爷”竟然使用了外挂软件。这款外挂软件名为DMA外挂,是一种非常隐蔽且功能强大的作弊工具。
DMA,即直接内存访问,是一种用于数据读写的计算机技术。而这款DMA外挂软件,则将这种技术用于不正当的目的。它能够直接访问电脑内存,读取游戏数据,为玩家提供透视、自动锁定等作弊功能。它使得玩家在游戏中几乎立于不败之地,严重破坏了游戏的公平性和完整性。
“这款DMA外挂非常隐蔽,它利用了游戏运营方检测机制的漏洞。”金山分局网安支队的民警表示,相对于传统的外挂类型,DMA外挂更难被系统识别和拦截,能够避开游戏运营方的外挂检测机制,降低封号概率。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睿少爷”的真实身份是薛某,他利用主播的“名人效应”,在直播中吸引流量,并通过粉丝群体招募下级代理进行分销。在网络上,制作、销售DMA外挂软件甚至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黑色产业链。薛某等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外挂软件,并在网上大肆宣传、销售,许多玩家购买了这些外挂软件,不仅破坏了游戏的公平,自身也面临被封号的风险。
经过精心布局,金山警方于今年9月在多地展开收网行动,成功抓获包括薛某在内的16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扣押大量作案工具。据薛某交代,他们通过渠道获得外挂软件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制作和销售活动。他们利用主播身份和粉丝群体进行宣传和推广,从而迅速扩大了外挂软件的消费群体。截至被抓时,薛某等人已累计非法获利300余万元。
“熊猫”外挂,藏匿于代码深处
在静安区,一场针对《香肠派对》外挂软件的打击行动也在悄然进行。今年8月20日,静安公安分局接到报案,称某公司旗下的《香肠派对》手游频繁出现名为“熊猫”的外挂软件。
“这款外挂软件非常隐蔽,它修改了游戏的数据、代码和协议,从而实现了作弊功能。”静安公安分局网安支队民警钱赞介绍。经查,“熊猫”外挂软件自2023年至今已陆续发布“68元插件套餐”“88元模块套餐”和“128元内核套餐”多系列违规外挂软件,累计更新20多个版本。据不少游戏玩家反映,这款游戏外挂内容包含“自动瞄准”“人物透视”等多种违规作弊功能,给游戏社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经过艰苦侦查,静安警方成功锁定了制作和销售外挂软件的犯罪团伙。他们发现,这个犯罪团伙非常狡猾,使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隐藏自己的行踪和犯罪活动。他们利用虚拟身份在网络上进行交易和宣传,使得警方难以追踪和打击。
然而,警方并没有放弃。他们通过侦查实验和游戏后台日志分析等方式,成功锁定了犯罪团伙的藏身之处。今年9月5日,警方在多地展开抓捕行动,成功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在查封外挂网站时,警方发现该团伙还销售适配其他数十款手游的违规外挂软件。这些外挂软件不仅破坏了游戏的公平性和完整性,也给玩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
到案后,据犯罪嫌疑人纪某、王某交代,团伙成员在制成违规外挂软件后,由王某通过其设置的外挂网站直接进行宣传发布,游戏玩家可直接通过该网站下载外挂软件,使用该款外挂软件须向王某等人购买校验密码(类CD-KEY),并按使用时长向王某付费。截至案发,王某等人已累计非法牟利200余万元。
记者述评>>>
外挂犯罪:隐蔽性增强,打击难度加大
游戏外挂问题一直是行业级难题,根据腾讯游戏安全发布的《2024上半年游戏安全洞察报告》,2024年上半年,腾讯游戏安全监测到PC端游戏外挂数为18174款,同比增长12%。在PC端游戏外挂样本中,射击类游戏(FPS+TPS)占比最高,其次是动作类游戏(ACT),此外还有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游戏(MOBA)和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MMORPG)。监测到移动游戏外挂数为35383款,同比增长14%。主要集中在射击类游戏(FPS+TPS)和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游戏(MOBA)上。
外挂犯罪作为网络黑灰产的一种,近年来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即外挂技术的隐蔽性增强以及外挂贩卖渠道更加隐蔽。不法分子利用DMA、代码篡改等技术手段制作外挂软件,使得这些软件能够避开游戏运营方的检测机制。这使得玩家在使用外挂时更加安全、更加放心,从而加剧了外挂软件的传播和滥用。
以《无畏契约》的外挂为例,就采取了目前最时兴的DMA外挂。DMA外挂通过直接访问电脑内存,读取游戏内存中的数据,实现作弊功能。这种外挂由于其直接操作内存的特性,使得传统的外挂检测机制难以有效识别和拦截。
记者还了解到,随着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的发展,AI外挂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外挂利用AI技术实现更高级、更隐蔽的作弊手段,如自动适应游戏更新、模拟玩家操作等,给游戏的反作弊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另一方面,外挂贩卖渠道更加隐蔽,社交媒体成为新渠道。犯罪分子使用虚拟身份在网络上进行交易和宣传,使得警方难以追踪和打击。他们还在网络上建立了庞大的分销网络和代理体系,使得外挂软件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面对外挂犯罪的严峻形势和挑战,今年以来,上海警方聚焦“在更高水平上安商惠企”工作目标,结合“砺剑”“净网”等专项行动,秉持以打开路、以打促治、以打促管,重拳打击利用技术手段非法破坏健康网络生态的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加大对涉企违法犯罪依法打击力度,集中摧毁一批犯罪团伙,铲除一批犯罪窝点,斩断一批利益链条,对那些隐匿在互联网背后的违法犯罪分子形成强大震慑。
警方也发出提醒,制作、销售外挂均涉嫌违法犯罪,将面临法律的制裁。游戏外挂属网络黑灰产,而购买、使用外挂则违反游戏规则,面临账号封停等风险,甚至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最终人财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