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通讯员 杨嘉晨
利用规则漏洞套取平台补贴竟成了“致富密码”?近日,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一起“薅羊毛”诈骗案,并于近期开展回头看,着力加强网络平台“薅羊毛”型犯罪案件治理。
2022年10月,韩某某与王某(另案处理)结识。王某声称自己掌握轻松赚钱的渠道,但要求韩某某交888元才能传授。初始,韩某某并不相信王某所说,但当王某将自己赚钱的流水展示给韩某某看后,韩某某被这赚钱路子深深吸引。
韩某某付了钱之后,王某将自己“网购‘薅羊毛’”的赚钱路子教授给了韩某。按照王某讲述,只要在某网购平台上注册一个商家的账户,随后上架一个冷门的货物,找熟人下单付款并退款,就会得到平台公司给予的几十块补贴费。
平台公司为何会如此“大方”地给予补偿呢?原来,该平台公司为了吸引更多卖家前来出售货物,针对卖家出台了一条优惠补贴政策:凡是七天无理由退货场景下买家取消订单,平台会给予卖家一定补偿费用。王某便是找到了新增补偿机制的漏洞,还将这个赚钱“秘诀”卖给了韩某某。
几天内,韩某某与彭某某等4人达成共识,由韩某某作为卖家,在平台上虚假售卖商品,由彭某某等人作为买家,为其刷单。通过上述诈骗方式,韩某某、彭某某等人共同骗取该平台公司的补贴费,彭某某等人会得到每单补贴费一半价格的分红。此外,韩某某不仅将这“致富密码”售卖给彭某某等人,而且还帮助其刷单。韩某某作为买家,彭某某等人作为卖家,通过上述方式实施诈骗,从部分订单中抽取分成。截至案发,韩某某涉案金额达5万余元。
经嘉定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嘉定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韩某某、彭某某等5人有期徒刑1年3个月至拘役4个月,各并处罚金。
近日,嘉定检察院联合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前往涉案公司,围绕如何实现“薅羊毛”型诈骗案件源头治理、分层治理等工作开展了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