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昨天,京津沪渝市场监管部门在沪联合召开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大会。会上,四直辖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发布了《产品质量可靠性通用管理指南》,并向31家企业颁发了2024年度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最佳实践”典型案例。
产品质量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反映产品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
2023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试点工作,制定首个《产品质量可靠性评价通用要求》;2024年,京津沪渝四直辖市通过政策同步、资源共享,联合印发《关于联合开展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实践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立京津沪渝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实践工作协作机制,共同组建首批8个可靠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四地市场监管直属质检机构、四家汽车行业头部平台首批入驻,共同促进四地产品质量由满足符合性向追求高可靠性转型。预计到2025年,基本形成赋能四城、带动周边、辐射全国的可靠性创新实践样板,为推动我国产品质量可靠性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同时,会上发布了《产品质量可靠性管理通用指南》,针对我国企业在产品质量可靠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管理理念滞后、技术标准不统一、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全面阐述了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可靠性试验与评价以及使用可靠性评估与改进等方面的要求,对于如何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可靠性管理机制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详细列举了制造企业可靠性工作的项目和种类,并给出详细的要求和实施步骤,为制造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