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新能源车电池“8年质保”到期

电池成本占到整车20%以上,有些占比接近一半
上海法治报 2024年12月31日

  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了解到,工信部等部委明确规定,自2016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必须为电池、电机等核心关键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时至2024年,随着首批新能源车“8年质保”即将到期,首批新能源汽车车主正陷入换车还是换电池的两难境地。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高级专家赵志伟介绍,一旦脱保,电池严重衰减或者因为磕碰产生的一些问题,电池需要更换,其产生的费用可能高达十几万元。一位购车八年半的特斯拉Model S车主称,自家车型换电费用报价在20万元以上。而8年过去,即便是号称高残值的车型,目前二手报价也不到16万元,“换一块电池比车本身还贵”。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乘用车事业部技术总工雷万波表示,如果电池的工况比较好,健康度比较高,可以继续在车上使用;第二,可能电池达不到在整车上使用标准,但是还有利用价值,可以选择回收,让电池进入梯次利用场景;第三,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选择电池回收再利用。

  业内人士表示,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电池衰减明显后,建议更换新的电池。此外,动力电池成本普遍占到新能源整车的20%以上,有的占比接近一半。对于进入“投保期”的车主来说,到一些推出以旧换新政策的车企换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专家表示,汽车行业应形成共识,联起手来共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应该由动力电池企业、主机厂、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维修企业共同搭建新能源动力电池售后服务体系。这个体系能够保证消费者知情权,让消费者在明明白白的情况下消费,才能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

  而延长质保期也是不少厂家的新策略。今年以来,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开始普及“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服务,并将质保政策门槛有所降低。有新能源生产企业推出了无限期的电池保障。此外,也有生产厂家通过与第三方维修连锁品牌合作,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水平。

  (来源:央视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