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崇明区人民检察院获悉,5年来,崇明检察院共办理15件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件,涉及公民个人信息912万余条;办理公共安全领域案件84件,消除安全隐患点1000余个,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织密食品药品安全“防护网”,崇明检察院在办理非法设置牲畜屠宰点案件中,除督促取缔非法屠宰点外,还推动完善规范化禽畜屠宰场所建设,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
在药品安全领域,崇明检察院借助“益心为公”志愿者深挖问题线索,督促加强对美光针注射医疗行为的监管,办理非法行医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件,督促违法行为人公开道歉并承担扣押物资销毁费用,开展药品溯源工作。
在信息安全领域,针对本区部分村委会在政务公开时未采取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及时监督,崇明检察院督促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针对某公司APP采集声纹信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以民事公益诉讼立案,督促该公司全面整改更新APP内容,依法保障680万名注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此外,针对辖区内部分企业未依法缴纳“工资保证金”、未按规定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等损害农民工工资权益问题,还积极构建“护薪惠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有效推动职能部门工作联动、数据互通,确保劳动用工实名制、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工资保证金等制度规范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