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通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陆建律师表示,现实中,像李女士这样被骗消费的情况其实非常普遍,也是消费投诉的重灾区之一。无论是消费者在接受其他服务过程中,被跳出来的花式广告误导消费,还是运营商或其合作商私自为消费者开通某种套餐,消费者的这类不良遭遇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服务、被扣费。
根据《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也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遭遇这类侵权后,因为该消费不是消费者的真实意思表示,消费者有权要求全额退款。该案例中,联通公司已经查明李女士系被误导消费,双方的服务关系实质上是无效的,无效合同自始无效,联通公司理应在查明后立即全额退款。
消费者无端被扣费的情形屡禁不止,说明商家漠视消费者的知情权,在服务的推销过程中缺乏诚信和合规性。建议运营商在依法经营的同时,通过技术手段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尤其对于老年人,完全可以在基础套餐中设置禁止增加其他服务的指令,从而屏蔽被动接受服务的相关扣费。
陆建律师同时提醒,消费者发现问题后,应首先与运营商客服沟通,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如要求合理的解释、退费、更改套餐等。如果与运营商协商无果,消费者可以向工信部、当地通信管理局等监管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