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由AI生成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水钻、珍珠、贴纸……随着美甲配饰逐渐丰富,美甲工具也在同步“进化”。当前,美甲界的主流当属光疗美甲,而不同于需要晾干的传统指甲油的是,这些精美的美甲款式用到的甲油胶,必须借助美甲灯来照射固化,其中必需的一个美甲工具便是美甲灯。一部分消费者担心这紫光会对皮肤有不好影响,那么美甲灯是不是“温和无害”呢?近期,市消保委对美甲灯展开测评,美甲灯涵盖了台式和手持便携式机型,主要聚焦美甲灯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对样品的电气安全、光生物安全及温升情况进行测试。
多个电气安全测试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
记者从市消保委获悉,美甲消费者平均每年要更换4-6次美甲,做一次美甲的过程中至少照射美甲灯5次以上,每次照灯时长约为60秒。
市消保委对美甲灯样品的电气安全方面进行评测,发现在“标志和说明”“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输入功率和电流”“发热”“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耐潮湿”“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非正常工作”“稳定性和机械危险”“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和“耐热和耐燃”等多个测试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
“做完美甲后指甲变脆断裂?”
“做完美甲后容易出现指甲变脆断裂”“感觉做完美甲后手指皮肤变黑了”……互联网平台上,有消费者对于美甲灯的使用有所疑虑。为解答消费者的困惑,市消保委对美甲灯进行光生物安全测试,以此来评估美甲照灯是否会对指甲和皮肤存在光辐射危害。
结果显示,美甲灯照射的确存在紫外光源安全风险,部分测试样品工作时紫外光源对皮肤及眼睛的危险级别分类可达到3类,在使用时应当进行防护来确保安全。市消保委表示,在产品包装说明中并没有找到相关的风险提示信息,很多人在美甲时也没有佩戴防护用具的意识。
功率越大,越容易产生热损伤
此外,针对做美甲时会产生灼热感和刺痛感的问题,市消保委通过仿人手模,分别对照灯时指甲和手背的温升情况进行测试。
一般来说,比较安全的范围是手指温升控制在15K以内,本次测试的美甲灯样品实际工作时指甲温升在7.3K-30.8K之间,手背温升在8.0K-41.8K之间,美甲灯的功率越大,辐照度就越高,光固化反应的放热速度也越快,越容易产生热损伤甚至烫伤。
消费提示
1.美甲工具应及时进行消毒。
2.选购美甲灯时,应避免购买价格非常便宜、产品质量粗糙的商品,同时要留意产品的使用说明和提示信息,确认后再进行操作和使用。
3.美甲灯中的灯珠多为紫外线(UV)荧光灯、LED灯或UV+LED组合灯,使用时会存在一定紫外光辐射,建议照灯时一定要进行必要的防护,可以选择黑色和支数高的手套来保护手部皮肤。
4.美甲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打磨指甲、修剪周边皮肤等步骤,建议控制美甲频率,一次美甲后给手部指甲和手部皮肤预留一定的养护和恢复时间,并在美甲后及时做好指甲和手部皮肤的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