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在服务大局中贡献检察力量”新闻发布会,介绍检察机关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高质效办理涉企案件有关情况。据悉,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4万余人,同比上升21%;起诉国企职务犯罪3000余人;起诉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1万余人,同比上升25%。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罪200余人,同比上升34%。
据介绍,过去一年,全国检察机关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依法平等保护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运用法治方式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破解了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2024年,最高检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对收集到的1500余条趋利性执法司法线索逐条分析研判,将核查筛选出的31件重点案件,分四批交相关地方办理。截至2024年12月底,已办结21件,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2件,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财产5.7亿余元。
检察机关重点惩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非法高利放贷、欺行霸市、强迫交易等涉黑恶犯罪;依法从严追诉危害安全生产犯罪人员,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刑事案件280余人;持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全国检察机关2024年1月至11月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900余件,并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
同时,全国检察机关参与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2024年起诉金融领域职务犯罪1200余人,起诉能源领域职务犯罪500余人,起诉基建工程领域职务犯罪1400余人,围绕行业性、系统性腐败问题治理,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600余份。同时,检察机关惩治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及时为企业追赃挽损。
检察机关还开展了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的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监督等,对2020年以来已经判决生效,且被害人为公司企业的经济犯罪案件刑事裁判涉财产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提出书面纠正意见3280余件,提出检察建议280余件,经检察监督推动执行案件1300件6.46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