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消保委供图
□ 记者 章炜
随着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上海黄金饰品市场迎来了消费高峰。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黄金首饰个性化与时尚化需求的持续攀升,黄金珠宝行业不断创新设计理念与制作工艺,旨在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审美与佩戴需求。在这股消费热潮中,古法金、3D硬金、5G等新鲜名词层出不穷,但“硬金”究竟是不是真正的黄金?购买后能否进行以旧换新等问题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些高频疑问,上海市消保委黄金珠宝办近日作出了一番解答。
古法金、3D、5G是什么意思?
随着黄金首饰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古法金、3D、5G等新鲜名词层出不穷,这些工艺黄金的本体大多用的是足金(黄金含量不低于990‰),那么,这些名词都是什么意思呢?
“古法金”是指采用传统黄金铸造工艺,以手工技艺为基础,结合现代新工艺精心制作的黄金首饰。“3D”是在不改变贵金属材料纯度的前提下,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黄金硬度的一种工艺,在有效改善黄金表面的耐磨能力的同时,拓展出传统黄金所不可比拟的表面质感。“5G”是指比3D硬金硬度更高的新一代黄金加硬工艺,配合CNC数控雕刻,实现手工与模具无法实现的表面工艺。
上海市消保委黄金珠宝办提醒,内部空心设计的硬金饰品,在受到外力挤压、碰撞时可能会发生形变甚至破损,并且难以修复。消费者需小心“硬金首饰最坚硬,不可能会变形”的夸大宣传。
“旧款换新”需“添金”20%-50%
目前,国内黄金珠宝饰品有两种主流的计价方式,一种是以克重计价,是指销售价格为产品克重乘以当日金价再加上工费的总和,这类产品被称为克重类计价产品,商品标签常见格式为贵金属质量×克,工费×元/件;另一种就是以件计价,也就是“一口价”,即商家为黄金饰品标定一个固定的商品价格,不受当日金价影响,商品标签常见格式为××元/件,该价格包含了黄金原材料、工艺设计以及品牌价值等多方面成本,这类产品被称为标价类产品。
“旧款换新”是消费者比较常见的售后需求,也是众多品牌门店的服务之一。据市消保委对黄金饰品销售门店调查显示,在遇到消费者所佩戴金饰损坏无法修复或因款式老旧想要抵换时,品牌门店一般会为消费者提供两种抵换政策供选择,分别为按黄金克重抵扣和按购入黄金时的成交价抵扣,但无论哪一种抵换方式,都需要为此额外“添金”,“添金”比例为20%-50%。具体可见品牌公示的“以旧换新”服务规则。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一名消费者采用以旧换新的形式更换了黄金手镯。她原先的黄金手镯价值11000元左右,更换的手镯是12000多元,换完手镯后,一家人看着手镯,感觉“缩水”了。店员告诉他,置换价格是按以前买来多少钱抵扣多少钱。如果顾客不要工艺,要保值,也可以按黄金克数抵扣。
法律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进行黄金首饰置换时,销售商应秉持公开、公正的原则,明确披露置换规则、新旧首饰的重量、纯度及可能产生的各项费用等关键信息。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或置换黄金首饰时,也应主动了解这些具体信息,并索取发票、产品合格证等必要凭证,以此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在权益受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消费提示
(1)关注饰品信息,莫信夸大宣传
硬金饰品造型立体,耐磨轻盈,但在受外力挤压或碰撞时也会发生形变甚至破损,切勿轻信销售人员“硬金不会变形”等夸大宣传。
(2)关注售后规则,不信口头承诺
建议在购买黄金饰品前仔细阅读商家的售后服务规则,如后续有款式调换、黄金回收需求,可向商家索要相关规定的书面凭证,避免口头确认。
(3)关注计价方式,切勿冲动消费
黄金饰品常见有按克重计价又或是按一口价售卖,消费者务必了解清楚其计价方式,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做出购买决策。